-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第4课望海潮扬州慢
情境引领
素养任务
唐代诗人韦庄曾说:“人人尽说江南好。”江南自古是繁华之地。柳永在《望海潮》中描绘的江南有声有色,有韵有味。当偶然回望那千年前的风雨时,我们仿佛看见江南秋色如染,烟柳画桥下水天一色,风帘翠幕里十万人家;重湖映青山,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但是当22岁的姜夔下江南,经过扬州时,却有着不同的感受。战火过后的扬州城成了一片废墟,歌舞升平、鱼米富足均成往昔。面对着劫难之后的满目疮痍,面对着断壁残垣,他满腔的感伤、满腔的悲愤化作了一首《扬州慢》。
语言建构与运用
1.了解作者,知人论“词”,理解词意。
2.有感情地朗诵词作,通过揣摩语言理解作者表达的情感。
思维发展与提升
1.学习《望海潮》中点染的表现手法。
2.学习《扬州慢》中对比、虚实结合、用典等写作手法。
审美鉴赏与创造
1.感受《望海潮》的情思与意境,感受词的情感美、意境美、音韵美。
2.鉴赏《扬州慢》中所表现出的深沉的情感。
文化传承与理解
1.《望海潮》:感受宋初杭州物阜民丰的盛景,培养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
2.《扬州慢》:体会作者蕴含在作品中的抚今追昔的哀思。
篇目(一)望海潮
自主预习梳理与自查
教材研习理解与赏析
自主预习梳理与自查
【简历】柳永(约987—约1053),字耆卿,原名三变,排行第七,又称柳七,崇安(今福
建武夷山)人。北宋词人。柳永为人放荡不羁,仕途更为坎坷。初赴京应试不第,后长期
居留京城,纵酒行乐,与歌伎、乐工交往,为之填词。时人将其举荐于仁宗,却只得四字批语:“且去填词。”仕途无望,柳永便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流连于歌楼舞榭沉迷于声色词曲。至景祐元年,始登进士第,官至屯田员外郎,故又称柳屯田。柳永是第一位对宋词进行全面革新的词人,他不仅开拓了词的题材内容,而且创作了大量的慢词,发展了铺叙手法,促进了词的通俗化、口语化,在词史上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作品】《雨霖铃》《蝶恋花》《定风波》《鹤冲天》《望海潮》《玉蝴蝶》《八声甘州》等
一、作者档案
二、背景链接
宋真宗咸平末年(1002—1003),柳永从家乡前往都城汴京(今河南开封)应考,途经钱塘(今浙江杭州)。柳永与时任两浙转运使的孙何是布衣之交,想去拜访他,但当时官府之家门禁极严,柳永作为一介平民,很难直接到孙何家去拜访,于是柳永就写下了这首词。该词在当地被广泛传唱,孙何知道后,亲自前往同他见面。
三、相关常识
1.三吴都会
三吴:指吴兴(今浙江湖州)、吴郡(今江苏苏州)和会稽(今浙江绍兴)。文
中泛指江浙一带。
2.千骑拥高牙
高牙:将军之旗。古代行军有牙旗在前导引,旗很高,故称“高牙”。
文中借指孙何。
3.归去凤池夸
凤池:凤凰池的简称,本为皇帝禁苑中的池沼,因魏晋时期中书省掌管
机要而接近皇帝,故以凤凰池称中书省,后凡中书省中机要的位置,均称“凤凰池”,文中代指朝廷。古代外任者官位不及京官,故以“凤池”贺其升迁。
四、基础自查
(一)明确字音
1.堤沙(dī)2.天堑(qiàn)3.珠玑(jī)
4.罗绮(qǐ)5.叠峨(yǎn)
(二)一词多义
①东南形胜形容词,优美,壮美
1.胜②沛公不胜杯杓,不能辞_动词,能承受,禁得起
③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形容词,尽
①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助词,用于动词之后,无实义
③项燕为楚将,数有功名词,将领
2.将②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
动词,率领
(三)词类活用
1.名词作形容词
云树绕堤沙_高耸入云的
2.名词作动词
①嬉嬉钓叟莲娃采莲
②异日图将好景描绘
(四)古今异义
有三秋桂子
古义:指农历九月。
今义:秋收、秋耕、秋播的合称。
教材研习理解与赏析
任务突破一文本初读
1.概括词的上片和下片分别写了什么内容。
[明确]上片主要写杭州的美丽和繁华,下片主要写西湖美景和杭州
人民和平宁静的生活景象。
地理位置:东南形胜
历史传统:②
市井面貌:富庶
自然景观:优美
百姓生活:③
都市图
①
繁荣图
山水图
安居图
宴游图
2.任务小结
安定
①潮涌图
繁华
铺叙点染
望海潮
任务突破二文本精读
活动一: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
1.清刘熙载《艺概·词曲概》:“词有点,有染。”说的是词的一种表现手法“点染”,它既有抽象的评点,又有具体的描述,二者紧密相连,表现鲜明的情志。本词就运用了“点染”的手法,请加以说明。
[明确]①上片,开头三句是“点”;接着从几个方面分别详细描绘,
是“染”。“形胜”“繁华”四字点出了杭州的山川壮美、繁华热闹。接着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