纤维素降解菌群富集及菌群发酵性能探究.pdf

纤维素降解菌群富集及菌群发酵性能探究.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哈尔滨工业大学理学硕士毕业论文

摘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全球能源需求总量增加,化石类能源即将面临枯竭,作为

一种可能替代化石能源的资源,木质纤维素生物质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然而,

目前农作物秸秆的处理方式仍以燃烧及饲料喂养牲畜等传统方式为主,其资源能

源利用效率较低且可能对环境产生不利影响。因此,驯化富集及筛选利用木质纤

维素降解微生物生产具有高附加值的产品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

目前基于木质纤维素降解微生物的研究仍处于初级阶段。为开发高效的木质

纤维素降解微生物,本研究以不同地理位置的土壤为菌源(栽培竹的根际土,松

林土壤,落叶松枯树落叶层,玉米田地土壤,牛粪,羊粪,草坪土壤以及草坪深

层土壤),以玉米秸秆为唯一碳源,开展厌氧纤维素降解菌群的富集,同时探究

该菌群对秸秆降解能力及产酸和还原糖效能。

随着传代次数的提升,基于不同土壤来源所富集菌群的秸秆降解能力均有增

加。同时研究发现基于栽培竹的根际土、羊粪所开发的秸秆降解菌群可以利用秸

秆生产甲烷及挥发性脂肪酸,而利用松林土壤,落叶松枯树落叶层,玉米田地土

壤,牛粪,草坪土壤以及草坪深层土壤所富集的微生物可以将秸秆生物降解转化

FS

为氢气。基于栽培竹的根际土所开发菌群()具有最佳的秸秆降解能力,秸秆

的降解效率可达68.3%,甲烷产量约为80mL/g-TS。基于玉米地土壤所富集出的

CS39.9%

秸秆降解菌群()对秸秆降解效果最好,秸秆降解率可达。滤纸崩解实

CS

验结果显示菌群也具有较好的纤维素降解能力。

微生物群落分析结果表明,CS菌群的优势门隶属变形菌门,优势属为厚壁菌

属。随着传代次数增加,具有秸秆糖化能力的Klebsiellaoxytoca、具有纤维素降

SerratiamarcescensCS

解功能的得到富集。群落功能预测分析结果表明,菌群可

能具有代谢多环芳香烃、多糖、产乙醇及电子传递的能力。环境因子分析结果表

pHCS

明,温度、初始值、碳源的种类及浓度均能影响菌群的秸秆降解能力及产

35℃25℃15℃29.6%

气、产酸能力。当温度分别为,,和时秸秆、降解率分别为,

28.1%18.8%pH876CS

和。当初始分别为,和时,菌系的秸秆降解能力分别为

31.7%,29.6%和24.2%;当体系的碳源浓度分别为6g/L,8g/L和10g/L时,CS

菌系的秸秆降解能力分别为35.4%,32.4%和29.6%。

菌群复配结果表明,具有产氢能力的CS菌群和哈尔滨产乙醇杆菌YUAN-3

及活性污泥微生物共培养会导致体系秸秆降解效率下降,可能由于不同菌群间存

在拮抗作用。具有产甲烷能力的FS菌群与活性污泥微生物共培养可以提高秸秆

I

哈尔滨工业大学理学硕士毕业论文

降解效率及产甲烷效能,共培养的秸秆降解效率可达51.3%,相较于FS菌群单独

降解,提升了14.9%。

本研究基于不同土壤来源富集木质纤维素降解功能微生物,获得了两类功能

CSFS

菌群,分别为具有产氢及产甲烷能力的菌群及菌群,丰富了木质纤维素生

物质降解的种质资源。利用高于通量测序技术分析了功能微生物的群落组成及结

构,探究了潜在的生物代谢通路。分析了功能

文档评论(0)

n1u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