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三单元《9陈情表》优质课(30张PPT)课件.pptx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三单元《9陈情表》优质课(30张PPT)课件.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课堂导入:古人云:读诸葛孔明《出师表》而不坠泪者,其人必不忠;读李令伯《陈情表》而不坠泪者,其人必不孝。千百年来,人们常把诸葛亮的《出师表》和李密的《陈情表》并提,有“忠则《出师表》,孝则《陈情表》”之论。百善孝为先,“孝悌”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本文就是一篇以孝心打动帝王、催人泪下的至情美文。

李密

作者名片至情至性的孝子——李密李密(224—287),一名虔,字令伯,犍为武阳(今四川彭山)人。幼年丧父,母何氏改嫁,由祖母刘氏抚养成人。后李密以对祖母孝敬甚笃而名扬于乡里。师从当时著名学者谯周,博览五经,尤精《春秋左氏传》。初仕蜀汉为尚书郎。蜀汉亡,晋朝建立后,晋武帝征召他任太子洗马,李密以祖母年老多病、无人供养而力辞。祖母去世后,方出任太子洗马,迁汉中太守。后免官,卒于家中。

读《出师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忠读《陈情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孝读《祭十二郎文》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友

背景链接公元265年,司马昭之子司马炎(晋武帝)建立西晋王朝。当时东吴尚据江左。晋武帝为了安抚蜀汉旧臣,同时也为使东吴士臣倾心相就,以减少灭吴的阻力,对蜀汉旧臣采取了怀柔政策,授予官职,以示恩宠。当时李密以孝闻名于世,晋武帝承继汉代以来以孝治天下的策略,实行孝道,以显示自己清正廉明,同时也用孝来维持君臣关系,维护社会的安定秩序。正因如此,李密屡被征召。李密至孝,与祖母相依为命,所以写此奏章,陈述自己不能奉诏的原因,提出终养祖母的请求。

结合注释,读准字音,了解大意。险衅(xìn)行年四岁(xíng)床蓐(rù)陨首(yǔn)责臣逋慢(bū)日笃(dǔ)应门之童(yìng)猥以微贱(wěi)拔擢(zhuó)宠命优渥(wò)祚薄(zuò)祚薄(bó)初读正音

文学常识表表,古代臣子向帝王上书言事的一种文体。我国古代臣子写给君主的呈文有各种不同的名称。战国时期统称为“书”,如李斯的《谏逐客书》。到了汉代,这类文字分成章、奏、表、议四小类。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章以谢恩,奏以按劾,表以陈情,议以执异。”“动之以情”是表这种文体的一个重要特征。此外,表这种文体还有自己的特殊格式,如开头要说“臣某言”,结尾常有“臣某常诚惶诚恐,顿首顿首,死罪死罪”之类的话。

主旨探微文章叙述了自己幼年的不幸遭遇、家中的孤苦情况和祖母对自己的辛勤抚养,详尽而委婉地说明了自己屡次辞谢晋朝征召的原因,表达了对晋朝皇帝由衷的感激之情,又申述了自己要终养祖母以尽孝道的决心。

精读课文·细揣摩任务一分析文章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情感1.《陈情表》一文中,是谁向谁陈情?陈的是什么情?参考答案:《陈情表》一文是李密向晋武帝陈情。李密向晋武帝上表陈述自己祖母刘氏年老多病,无人侍奉,暂不能应征,请求终养祖母的衷情。

一、与官职有关的文化常识第2段小结:进退两难1.与“征召”有关的动词:察、举、拜、除、当;2.有关的职位名称:孝廉、秀才、郎中、洗马;3.说明:“孝廉”“秀才”是荐举人才的科目,所以用“辞不赴命”;“郎中”“洗马”是官职,所以用“辞不就职”。

2.《陈情表》一文中,李密是如何一步一步陈述自己辞不赴命的理由的?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参考答案:第一步,写自己父亡母嫁,体弱多病,与祖母相依为命的惨状。第二步,明写感激朝廷之情,实诉屡不奉诏的苦衷。第三步,喻之以孝道之大义,明降臣之不矜名节。第四步,述愿乞终养之情,表报效犬马之劳之愿望。

第3段小结:分析矛盾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文章的这两段文字,是为了表达作者何种的情感?

3.李密最后提出什么办法来解决尽孝与尽忠的矛盾?他是怎样提出这个办法的?参考答案:尽忠日长,尽孝日短——先尽孝后尽忠。李密以列数字、作对比的方式提出了先尽孝后尽忠这一解决矛盾的办法,合情合理,再加上李密在最后再表忠心,不容晋武帝置疑,不得不答应李密的陈请。

李密极尽逢迎和自贬自损之事,以此来表忠心,消除对方的猜忌从这些词中,你感受到了什么?第3段小结:分析矛盾圣朝伪朝愚诚伏惟沐浴清化猥以微贱亡国贱俘犬马怖惧

任务二赏析李密以情感人、以理服人的陈情艺术1.作者为什么要在一开始向晋武帝陈述自己的不幸遭遇?参考答案:由当时的处境看,如果李密一开始就向晋武帝提出辞官的请求,不但达不到目的,而且可能性命不保。因此,李密先不谈上表辞官的事,而是从自己的幼年遭遇和家庭困境说起,回忆了自己幼年遭遇不幸及祖孙相依为命的经历,营造出一种悲戚的情感氛围,以达到以情动人的目的。

所言何事?李密陈述了自己幼年的不幸遭遇,表达了与祖母相依为命的特殊感情。祖母有抚育自己的大恩,自己应有报养祖母的大义;所陈何情?感谢朝廷的知遇之恩,但自己暂不能从命的苦衷。既想报皇恩,又

文档评论(0)

112092338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