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高级中学名校试卷
PAGE
PAGE1
2025届四川省达州市高三下学期二模历史试题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的黑色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上,并检查条形码粘贴是否正确。
2.选择题使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对应题目标号的位置上,非选择题用0.5毫米的黑色签字笔书写在答题卡的对应题框内,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3.考试结束以后,将答题卡收回。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图为成都古蜀文化遗址旅游图。
导游备注:宝墩文化是成都平原城址群的早期代表;三星堆遗址以其独特的青铜器、金器和玉器闻名;金沙遗址则以小巧玲珑的文物和太阳神鸟金箔为代表。古蜀文明吸收了中原礼制、楚文化和南亚物质文明,地处“一江三谷”(一江:岷江;三谷:岷江干流及其支流塑造的三大河谷地带),是水文与人文的结合。
此图反映了古蜀文明()
A.取决于特定的山水地貌 B.传承发展具有延续性
C.呈多元交融开放的特点 D.得到充分发掘和利用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古蜀文明吸收了中原礼制、楚文化和南亚物质文明”并结合图中三星堆、金沙等遗址的文化特征,可知其融合了中原、楚、南亚等多种文明元素,C项正确;根据材料“地处‘一江三谷’”并结合所学地理对文明的影响,地理环境是条件之一,但“取决于”表述绝对化且忽略文化交融,排除A项;材料未明确提及不同遗址间的文化传承链条,排除B项;图中标注遗址门票、车程等旅游信息仅反映开发为景点,无法证明“充分发掘”,排除D项。故选C项。
2.我国古人很早就认识到“礼失而求诸野”,如《左传·昭公十七年》记载孔子曾向熟悉古代以鸟名官制度的郯子请教,并感叹:“吾闻之,天子失官,学在四夷,犹信”。东汉郑玄、魏晋杜预注经,在考证原创于中原的名物制度时也都曾引边裔民族习俗为证。据此推知()
A.华夏文化获得扩展传承 B.华夷之分逐渐失去根基
C.儒学有重礼崇文的传统 D.少数民族文化得到发展
【答案】A
【解析】据题干及结合所学可知,材料说明在中原地区某些文化知识或制度出现丢失或遗忘时,能够从周边地区或少数民族那里找到相关的文化踪迹并加以学习,这体现了华夏文化在传承过程中能够通过向其他地区或民族寻求知识来延续和丰富自身。东汉郑玄、魏晋杜预注经时引边裔民族习俗为证,认识到少数民族文化中蕴含着与华夏文化相关的元素,促进了华夏文化的丰富和发展,A项正确;“华夷之分”是古代中国用来区分华夏民族与周边少数民族的一种观念,材料只是强调了文化上的交流与借鉴,排除B项;材料重点是华夏文化从周边文化中获取元素,而非强调儒学重礼崇文的传统,排除C项;材料主要突出的是华夏文化对少数民族文化的吸收和利用,以实现自身的扩展传承,而不是强调少数民族文化自身的发,排除D项。故选A项。
3.魏晋时期,钟会仰慕玄学名士嵇康已久,带着众多名士前去拜访。嵇康却旁若无人地继续打铁,许久未理会钟会。钟会尴尬欲走时,嵇康问道:“何所闻而来?何所见而去?”钟会答:“闻所闻而来,见所见而去。”这一故事反映出当时()
A.道家思想备受推崇 B.文人学士的学术分歧
C.儒家礼仪遭受冲击 D.追求个性的时代风貌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钟会尴尬欲走时,嵇康问道:‘何所闻而来?何所见而去?’钟会答:‘闻所闻而来,见所见而去。’”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嵇康旁若无人地打铁,不理会钟会等人,展现出他不拘小节、无视常规社交礼仪的行为特点,而钟会的回答也体现出一种随性和洒脱。这反映出当时文人追求个性、自由,不受传统礼教束缚的时代风貌,D项正确;根据材料可知,材料中主要体现的是人物的行为举止和精神风貌,没有明确道家思想在社会上的受推崇的情况,排除A项;根据材料可知,故事中主要涉及魏晋的时代风貌,并未涉及文人学士之间在学术方面的分歧,排除B项;虽然嵇康的行为有违传统儒家礼仪,但仅从这一个故事不能得出儒家礼仪遭受冲击的普遍结论,排除C项。故选D项。
4.关于科举制度创立时间的争议,有学者提出应以“自由投考”(考生无需士族举荐即可自主报名)为标志,主张科举制应定为唐朝创立。这一观点主要强调科举制()
A.弱化地方举荐强化中央集权 B.增加报考人员提升官员素质
C.推动阶层流动促进公平公正 D.简化报考程序提高行政效率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以‘自由投考’(考生无需士族举荐即可自主报名)为标志,主张科举制应定为唐朝创立”,可知这种观点强调的是科举制让考生能自主报名,不再受士族举荐的限制,使更多的人有机会参与到科举中来,推动了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25届山东省大教育联盟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 2025届山东省德州市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考前练习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 2025届山东省高三下学期新高考考前模拟卷(一)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 2025届山东省济南市高三下学期3月模拟考试(一模)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 2025届山东省聊城高三下学期学业水平等级考试模拟(二)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 2025届山东省聊城市临清市高三下学期二轮模拟联考(一)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 2025届山东省名校大联考高三下学期4月联合检测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 2025届山东省平度市部分学生高三下学期4月调研检测(二模)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 2025届山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冲刺预测(三月) 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 2025届山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冲刺预测(四月) 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 2025届四川省乐山市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调查研究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 2025届四川省眉山市高三下学期三模校联考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 2025届四川省绵阳市高中高三下学期第三次诊断性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 2025届四川省绵阳市元三维大联考高三下学期第三次诊断性测试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 2025届四川省攀枝花市高三下学期第二次统一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 2025届四川省雅安市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诊断性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 2025届四川省宜宾市普通高中高三下学期适应性考试(三模)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 2025届四川省自贡市高三下学期三模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 2025届天津市部分区高三下学期质量调查(一)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 2025届天津市和平区高三下学期二模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