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ICS67.140.10
ICS67.140.10CCSB35
湖南省地方标准
DB43/T2332—2022
茶白星病原菌检测技术规程
TechnicalregulationfordetectionofElsinoeleucospila
2022-05-06发布2022-08-06实施
湖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43/T2332—2022
I
目次
前言 Ⅲ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1
4样品采集 1
5形态检测 2
6分子检测 2
附录A(资料性)茶白星病的田间症状 4
附录B(资料性)茶白星病菌的菌落、菌丝与孢子形态 5
附录C(资料性)茶白星病菌基因序列片段 6
参考文献 7
DB43/T2332—2022
III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湖南省农业农村厅提出。
本文件由湖南省农业农村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湖南省茶叶研究所。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周凌云、杨辉、杨文波、向芬、刘红艳、李维、银霞、曾泽萱。
DB43/T2332—2022
1
茶白星病原菌检测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茶白星病原菌的术语和定义、样品采集、形态检测和分子检测。
本文件适用于茶白星病菌-茶痂囊腔菌(Elsinoeleucospila)的检测。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6682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
GB/T8302茶取样
SB/T10314—1999采样方法及检验规则
NY/T3862茶云纹叶枯病监测技术规程
3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样品采集
4.1采样特征
4.1.1发生部位
茶白星病症状可见于0~2000m海拔茶区的茶树嫩梢、成叶、老叶与花苞等茶树组织。
4.1.2初期症状
初期病斑为针尖大小的红褐色小点,随即围绕该点出现多个红褐色斑点呈卫星状分布,斑点直径生长至2.5mm大小,红褐色圆形病斑边缘具有暗褐色至紫褐色隆起线,中间凹陷、平伏或凸起。
4.1.3后期症状
发病后期病斑由红褐色渐变为黑褐色,边缘凸起,中间白色,呈疮痂状,病斑呈数个至上百个连片分布,严重时病斑相互融合成不规则的大病斑。大病斑常呈黑色凸起,中间呈灰白色(见附录A)。
4.2采样
采样量不得少于检验需要量的三倍。随机选取具有典型症状的茶枝,保湿剪切口后样品分装、贴标签(包括来源、地点、采集人、日期等信息)。
DB43/T2332—2022
2
5形态检测
5.1材料与仪器
培养皿、枪头、三角瓶、玻璃棒、剪刀、解剖刀、镊子、接种环、75%酒精、3%次氯酸钠、移液枪、酒精灯、超净工作台、培养箱、灭菌锅、天平。
5.2病原分离
选取有发病组织的样品,用无菌水洗净,从叶脉、茎秆或叶肉等组织的病健交界处切取约2mm×2mm小块病组织,于75%乙醇中5s、3%次氯酸钠溶液中110s、无菌水中清洗3次、晾干后置于直径9cm的PDA培养基(200g马铃薯、20g葡萄糖、20g琼脂粉,蒸馏水定容至1L)平板上,再倒置于恒温培养箱中24℃下黑暗培养7d,待菌落长出形成孢子后,用琼脂平板单孢子挑取法进行单孢分离。
5.3病原菌落
茶白星病的病原为痂囊腔属(Elsinoe)的E.leucospila,属于子囊菌。单孢分离的菌株,以PDA平板培养基在24℃恒温培养箱中培养至稳定期并观察,该菌生长速度很慢,60d至80d后菌落生长至稳定期。菌落初期为黄褐色,后期为红褐色,呈近圆形毡状,边缘有褶皱,边界光滑清晰,质地致密坚硬,中心位置丘状凸起,具粉红色粘稠状分生孢子堆,后期菌落边缘较薄,表面有时产生白色菌丝,并分泌色素等物质使培养基呈黄色或红色等颜色(见附录B-1)。
5.4分生孢子
分生孢子在光学或电子显微镜下的形态。成熟菌落的表面有大量分生孢子。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DB43∕T 1772-2020 超高效高功率密度三相异步电动机能效保证值及检验规范.docx
- DB43∕T 1791-2020 工业旅游示范点规范与评价.docx
- DB43∕T 1588.24-2019 小吃湘菜 第24部分:烫皮.docx
- DB43∕T 1588.21-2019 小吃湘菜 第21部分:衡阳假羊肉.docx
- DB43∕T 1588.12-2019 小吃湘菜 第12部分:春卷.docx
- DB43∕T 1668-2019 人力资源测评工作规范.docx
- DB43∕T 1588.13-2019 小吃湘菜 第13部分:兰花干子.docx
- DB43∕T 1588.34-2019 小吃湘菜 第34部分:擂茶.docx
- DB43∕T 1588.5-2019 小吃湘菜 第5部分:桂花年糕.docx
- DB43∕T 1799.8-2020 “一件事一次办”服务规范 第8部分:告知承诺和容缺办理规范.docx
- DB43∕T 1777.7-2020 信息技术应用创新工程建设规范 第7部分:办公套件机通用技术要求.docx
- DB43∕T 1701-2019 辣椒植株耐涝性鉴定技术规程.docx
- DB43∕T 1589.1-2019 湘西民族菜 第1部分:苗王牛头.docx
- DB43∕T 1589.2-2019 湘西民族菜 第2部分:洪江血粑鸭.docx
- DB43∕T 1717-2019 湖南异常气候事件判别方法.docx
- DB43∕T 1166-2021 民族客栈建设与评定.docx
- DB43∕T 1588.31-2019 小吃湘菜 第31部分:古丈蒿草粑.docx
- DB43∕T 1599-2019 湖南省网络RTK测量技术规程.docx
- DB43∕T 1839-2020 区块链合约安全技术测评标准.docx
- DB43∕T 1765-2020 斑点叉尾鮰柱形病检疫技术规程.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