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重庆市铜梁区少云镇公益性岗位招聘(1人)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详解.docx

2025年重庆市铜梁区少云镇公益性岗位招聘(1人)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详解.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25年重庆市铜梁区少云镇公益性岗位招聘(1人)模拟试卷

第一部分单选题(80题)

1、若计划投资支出减少而使原来GNP的均衡水平改变,可以预期()。

A.GNP下降,但储蓄S将不变

B.GNP将下降,但储蓄S将上升

C.GNP和储蓄S都将下降

D.GNP不变,但储蓄S下降

【答案】:C

【解析】计划投资支出减少,总需求降低,GNP下降。GNP下降后居民收入减少,储蓄由收入决定,收入减少则储蓄也会下降,所以GNP和储蓄都将下降。

2、“英杰那堪屈下僚,便栽门柳事萧条。凤凰不共鸡争食,莫怪先生懒折腰”这首《咏史诗·彭泽》歌咏的人物是()。

A.陶潜

B.唐宴

C.林逋

D.李白

【答案】:A

【解析】该题考查对古代人物事迹及相关诗歌所咏对象的了解。破题点在于对诗歌中关键信息的解读,并结合各人物的典型事迹进行判断。诗歌中“便栽门柳”和“懒折腰”是重要线索。“栽门柳”让人联想到“五柳先生”,而东晋诗人陶潜自号“五柳先生”,他在归隐后喜爱柳树,常与柳树相伴。“懒折腰”则典出陶潜的故事,陶潜曾任彭泽县令,上级派督邮来视察,按照官场规矩,他需穿戴整齐去迎接。但陶潜不愿为五斗米向乡里小儿折腰,于是毅然弃官归隐。所以,综合“栽门柳”和“懒折腰”这两个关键信息,可以确定这首《咏史诗·彭泽》歌咏的人物是陶潜。唐宴并非广为人知与这些事迹相关的历史人物。林逋是北宋著名隐逸诗人,以“梅妻鹤子”的隐居生活著称,与诗歌中的“栽门柳”和“懒折腰”等信息无关。李白是唐代著名诗人,其诗歌风格豪放飘逸,多表达对自由的向往和对理想的追求,也没有与“栽门柳”和“懒折腰”相关的事迹。综上,该题应选陶潜。

3、风险机制是指风险与竞争及供求共同作用的原理,风险作为一种外在压力同时作用于市场主体,()是其最高层次的作用形式。

A.破产

B.亏损

C.盈利

D.成本

【答案】:A

【解析】风险机制是风险与竞争及供求共同作用的原理,风险作为外在压力作用于市场主体。在市场经济中,破产是市场竞争和风险作用的极端结果,意味着市场主体无法继续经营,是市场对经营不善、无法适应风险的主体的淘汰机制,体现了风险机制对市场主体最严厉的约束,是风险机制最高层次的作用形式。而亏损只是经营出现负收益的一种状态,企业还有可能通过调整经营策略扭亏为盈;盈利表明企业经营处于良好状态,并非风险机制发挥作用的体现;成本是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投入要素,与风险机制的最高层次作用形式并无直接关联。所以风险机制最高层次的作用形式是破产。

4、杨某办理出国手续时,在出生证明、户口本、身份证上出生日期均不相同的情况下,其出生日期应以()日期为准。

A.出生证明

B.户口本

C.身份证

D.居委会证明文件

【答案】:A

【解析】在办理出国手续填写出生日期时,当出生证明、户口本、身份证上的日期均不相同的情况下,应以户口本日期为准。依据相关户籍管理规定,户口本是由公安机关登记并核发,它记录了公民的基本身份信息,具有较高的权威性和准确性,是公民身份信息的重要法定依据。出生证明主要是用于证明新生儿出生时的健康及自然状况、血亲关系等,虽能反映出生时的原始信息,但在身份认定及后续事务办理中,户口本是更为核心的依据。身份证上的信息是基于户口本登记而来,若出现不一致通常需以户口本为准进行更正。而居委会证明文件并非法定的能够准确记录出生信息的有效凭证,其证明力相对较弱,不能作为确定出生日期的依据。所以应选择户口本上的日期。

5、表象是指事物不在面前时,人们在头脑中出现的关于事物的形象。具有直观性、概括性、可操作性等特点,在形象思维中具有重要作用。根据该定义,下列属于表象的是()。

A.没有见过北方冬日的人们,通过诵读毛泽东诗词《沁园春·雪》,可在头脑中形成北国风光的情景

B.孙悟空是吴承恩先生抽象出来的一个人物形象

C.当一个孩子盯着一幅画看上几分钟,闭上眼睛,依然能够清楚地记得这幅画的每一个细节

D.当人们读到《红楼梦》中关于王熙凤生动的外貌描写时,似乎能看到王熙凤就站在眼前

【答案】:C

【解析】表象的定义要点:①事物不在面前;②在头脑中出现的关于事物的形象。没有见过北方冬日的人,对北国风光的情景纯属想象,不符合表象定义。孙悟空和王熙凤只是虚拟的人物,不存在不在面前的前提,也不符合表象定义。一个孩子闭上眼睛回忆刚看过的画面,细节依然很清晰,符合表象定义。

6、1919年1月,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胜国召开巴黎和会,此次会议实质上是帝国主义国家宰割战败国、重新瓜分势力范围的分赃会议。中国作为战胜国,在和会上提出的合理要求遭到拒绝。这次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成为了()的导火索。

A.洋务运动

B.维新变法

C.辛亥革命

D.五四运动

【答案】:D

【解析】1919年1月巴黎和会召开,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精品文档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从事一线教育多年 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