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上课用第1页,共3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外力四种作用方式的联系请在下图中写出外力作用4种方式的关系:风化作用侵蚀作用搬运作用堆积作用固结成岩作用风化壳,易被侵蚀新裸露岩石接受风化侵蚀和堆积作用是地表形态发生变化的主要作用形式。提供物质条件提供物质条件第2页,共3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风化作用:在温度、水以及生物等的影响下,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岩石经常发生崩解和破碎,形成许多大小不等的岩石碎块或沙砾。这些岩石碎块或沙砾堆积在原地,为其它外力作用创造了条件。风化作用第3页,共3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风化作用温度变化引起岩石膨胀收缩崩解植物根部破快岩石第4页,共3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风化作用在原地堆积的岩石碎块和砂粒堆积冰雪风化后的岩石风化壳:风化作用产生的风化产物,残留在地表,形成风化壳。第5页,共3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花岗岩球状风化第6页,共3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C1.四图中表示花岗岩地貌的是:A.a图B.b图C.c图D.d图返回第7页,共3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侵蚀作用:水、冰川、空气等在运动状态下对地表岩石及其风化产物进行破坏,侵蚀作用常使被侵蚀的物质离开原地,并在原地形成侵蚀地貌。侵蚀作用瀑布风蚀蘑菇第8页,共3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一)风力侵蚀作用形成风蚀蘑菇、风蚀柱、风蚀城堡、风蚀洼地、雅丹地貌等第9页,共3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风蚀城堡返回风蚀柱雅丹地貌风蚀洼地风力侵蚀——常见于我国西北地区第10页,共3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V”型谷(二)流水侵蚀作用1、流水冲蚀使谷底、河床加宽加深,形成“V”型谷、峡谷、瀑布、使坡面破碎,形成沟壑纵横的地表形态第11页,共3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长江三峡尼亚加拉大瀑布流水冲蚀——多见于湿润、半湿润地区的山区和黄土高原第12页,共3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自然原因:黄土质地疏松,垂直节理发育,易流失;降水集中在夏季且多暴雨地面植被稀疏对地表保护性差人为原因:滥伐森林,滥垦草原,植被破坏严重;轮荒对环境破坏严重;采矿破坏植被和表土,使水土流失加剧黄土高原沟壑纵横第13页,共3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可溶性岩石:石灰岩CaCO3+CO2+H2O——Ca(HCO3)2形成溶洞、峰林、地下河等喀斯特地貌2、化学溶蚀 ——喀斯特地貌、石灰岩地貌、岩溶地貌桂林山水第14页,共3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地下河溶洞石林流水化学溶蚀——多见于可溶性岩石分布地区,如云贵高原第15页,共3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三)冰川侵蚀作用形成角峰、冰斗、“U”型谷、峡湾海岸第16页,共3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角峰冰斗刃脊“U”型谷第17页,共3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角峰冰斗刃脊第18页,共3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挪威峡湾海岸“U”型谷“U”型谷冰斗角峰第19页,共3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四)海浪侵蚀作用形成海蚀崖、海蚀柱、海蚀拱桥等第20页,共3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21页,共3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侵蚀作用:在搬运过程中,如果外力减弱或遇到障碍物,被搬运的物质堆积下来,形成了堆积地貌。堆积作用黄土高原冲积扇第22页,共3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想想:新月形沙丘是由什么作用形成的?(一)风力堆积作用形成沙丘(静止、移动)、黄土堆积等——多见于干旱内陆及其邻近地区,如我国西北第23页,共3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冰川对陆地表面的改造作用。包括侵蚀作用、搬运作用和堆积作用。其结果产生的地表形态称为冰川地貌。侵蚀作用形成冰川侵蚀地貌,如角峰(岩壁陡立的金字塔形山峰)、悬谷(以陡崖与主谷相汇的支谷)、刀脊(像刀刃或锯齿一样的山脊)、冰斗(由冰川侵蚀造成的三面环山、后壁陡峭的半圆形凹地)、U形谷(指冰川在山谷运动时,将山谷改造成的宽底谷地)等。堆积作用形成冰川堆积地貌,如冰川侧碛(冰川暂时稳定时两侧形成的条状岗地)、冰川底碛(冰川底部因冰川融化形成的物质堆积)和冰川终碛(冰川末端的冰川侵蚀物堆积,常形成弧形垄堤)。*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