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类细菌性感染的抗菌药物治疗原则的学习.pptx

各类细菌性感染的抗菌药物治疗原则的学习.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各类细菌性感染的抗菌药物治疗原则的学习主持人:XXX2025-3-25

目录一、破伤风二、气性坏疽三、伤寒和副伤寒等沙门菌感染四、布鲁菌病五、钩端螺旋体病六、回归热七、莱姆病八、立克次体病九、中性粒细胞缺乏伴发热2

一、破伤风本病病原菌为破伤风梭菌。新生儿破伤风应按乙类传染病报告。【治疗原则】1.患者应住院治疗,环境要安静,避免刺激。2.皮肤损害的清创应在使用抗菌药物、镇静剂后1小时内进行。3.及早应用抗毒素及抗菌药物。遇有较深伤口或污秽创伤时应预防注射破伤风抗毒素。4.疗程视病情及感染程度酌情而定。3

一、破伤风【病原治疗】1.抗毒素:人抗破伤风抗毒素用前不需要做皮肤试验。马抗破伤风抗血清应用前做皮肤试验,阳性者应采用脱敏疗法。2.抗菌药物:宜选药物为青霉素或甲硝唑。可选药物为多西环素(静脉给药)或红霉素。4

二、气性坏疽本病病原菌为产气荚膜梭菌。一旦发现,应立即以特殊感染病例报告医院感染管理部门。【治疗原则】1.患者住单间病房并实施床旁接触隔离。2.尽早进行清创术,清除感染组织及坏死组织。取创口分泌物做需氧及厌氧培养。必要时应截肢。3.早期足量应用抗厌氧菌药物,合并需氧菌感染时联合应用抗需氧菌药物。4.疗程视病情及感染程度酌情而定。5

二、气性坏疽【病原治疗】1.宜选药物:青霉素。2.可选药物:克林霉素、甲硝唑、头孢曲松或碳青霉烯类;多西环素,氯霉素。6

三、伤寒和副伤寒等沙门菌感染伤寒和副伤寒是一类常见的急性消化道传染病,除病原体、免疫性各不相同外,两者在病理变化、流行病学、临床特点及防治措施等方面均相近。7

三、伤寒和副伤寒等沙门菌感染【治疗原则】1.拟诊或确诊患者应按肠道传染病隔离,临床症状消失后,每隔5天取粪便标本做细菌培养,连续2次培养阴性可解除隔离。2.在给予抗菌治疗前应留取血标本或粪、尿标本进行细菌培养,获病原菌后做药敏试验。必要时可按药敏试验结果调整用药。3.疗程一般为10~14天。病情较重者病程初期可静脉给药,病情稳定后可改为口服给药。4.抗菌治疗结束后仍需随访粪、尿培养,以除外带菌状态。如为带菌者,应予治疗。8

三、伤寒和副伤寒等沙门菌感染【病原治疗】1.首选氟喹诺酮类,但儿童和妊娠期、哺乳期患者不宜应用。2.头孢曲松、头孢噻肟或阿奇霉素适用于儿童和妊娠期、哺乳期患者以及耐药菌所致伤寒患者。3.敏感株仍可选用阿莫西林、氨苄西林、氯霉素、SMZ/TMP。新生儿、妊娠期患者及肝功能明显损害的患者避免应用氯霉素。应用氯霉素期间应定期复查周围血象,监测其血液系统毒性。4.伤寒带菌者治疗可选用阿莫西林或氟喹诺酮类口服,疗程6周。9

四、布鲁菌病本病病原菌为布鲁菌属,属乙类传染病。一旦发现,应于24小时内向有关部门报告。【治疗原则】早期足量应用抗菌药物,疗程需较长,必要时可重复疗程。【病原治疗】1.宜选药物:多西环素6周+庆大霉素2~3周;2.可选药物:多西环素联合利福平6周,或SMZ/TMP6周+庆大霉素2周。10

五、钩端螺旋体病本病是由各种不同型别的致病性钩端螺旋体引起的急性全身性感染,属于乙类传染病。【治疗原则】1.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休息与就地治疗。2.尽早进行抗菌药物治疗,可杀灭钩端螺旋体、减轻病情、减少器官损害及缩短病程。3.为避免治疗后出现赫氏反应,初始治疗阶段抗菌药物的剂量宜小。11

五、钩端螺旋体病【病原治疗】1.轻度感染:多西环素(8岁以下儿童及妊娠哺乳期妇女禁用四环素类)100mg口服bid或阿莫西林500mg口服qid,疗程7天。2.中、重度感染:首选青霉素G160万U,静脉滴注或肌肉注射q6h,为预防赫氏反应,也可首剂5万U,肌肉注射,4小时后10万U,逐渐过渡至每次160万U;或头孢曲松1.0g静脉滴注qd,或氨苄西林0.5g~1.0g静脉滴注q6h,疗程均为7日。12

六、回归热本病由回归热螺旋体引起,根据传播途径,可分为虱传回归热和蜱传回归热。【治疗原则】1.虱传回归热和蜱传回归热抗菌治疗原则相同。2.初始治疗时抗菌药物的剂量不宜过大,以免出现赫氏反应,糖皮质激素不能预防该反应的发生。3.对症支持治疗,谨慎降温。13

六、回归热【病原治疗】1.虱传回归热:四环素500mg单剂口服,或红霉素500mg单剂静脉滴注或口服。2.蜱传回归热:多西环素100mg口服bid×7~10天(8岁以下儿童及妊娠哺乳期妇女禁用四环素类),或红霉素500mg(儿童10mg/kg)口服qid×7~10天。3.中枢神经系统感染:青霉素、头孢曲松、头孢噻肟静脉滴注,疗程14天。14

七、莱姆病本

文档评论(0)

青春文档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医学类,生活类、学习类等等文档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