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医学影像诊断学1总论(一)CT图像的特点1、CT成像原理利用X线束以一定厚度环绕人体进行扫描。X线穿过人体被吸收一部分,剩余X线被探测器接收,转变为可见光,由光电转换器变为电信号,再经模/数转换器转为数字信号输入计算机进行处理,然后重建图像。医学影像诊断学1总论2、CT图像的特点1)CT图像是数字化重建图像。是由一定数目从黑到白不同灰度的像素按固有矩阵排列而成。这些像素的灰度反映的是相应体素的X线吸收系数。CT装置不同,所选择的显示技术不同,像素的大小和数目亦就不同,大小可以是1.0mm×1.0mm或0.5mm×0.5mm,数目可以是256×256或512×512不等。医学影像诊断学1总论2)与X线图像一样CT图像也是由黑到白不同灰度的图像,反映的是器官组织对X线吸收程度。黑影→低密度吸收区→低密度区→如含气的肺组织灰影→中等吸收区→中等密度区→如软组织的肌肉白影→高吸收区→高密度区→如含钙高的骨组织医学影像诊断学1总论但CT具有高的密度分辨力(相当于普通X线图像的10~20倍),能够清楚显示由软组织构成的器官,如脑、脊髓、纵隔、肝、脾、胰、肾、子宫、前列腺等器官,并可在良好图像背景上确切显示出病灶影像。这种病灶的检出能力是常规X线图像难以比拟的。例。医学影像诊断学1总论CT的空间分辨力(spatialresolution)不如X线图像。尽管组成CT图像的基本单位象素越小,数目越多,构成的图像越细致,其空间分辨力就越高,但总体而言,CT图像的空间分辨力不及X线图像。医学影像诊断学1总论3)由于CT图像是数字化成像,因此其密度可以量化①CT密度的量化标准用CT值,单位为HU(HunsfieldUnit)。因此在描述某一组织器官或病变密度时,即可以用高密度、中等密度或低密度来形容,也可以用它们的CT值来说明密度的高低程度。医学影像诊断学1总论②X线吸收系数与CT值的换算:a水的吸收系数为1,CT值为0HUb人体中密度最高的骨皮质吸收系数为2,CT值定为+1000HUc人体中密度最低的气体吸收系数为0,CT值定为-1000HUd人体中密度不同的各种组织的CT值范围居于-1000~+1000HU的2000个分度之间。医学影像诊断学1总论③窗技术的应用为了使CT图像达到最佳显示,需要使用窗技术,包括窗宽和窗位。图1-1-6医学影像诊断学1总论提高窗位图像变黑降低窗位图像变白增大窗宽图像上的层次增多,组织间对比度下降缩小窗宽图像上的层次减少,组织间对比度增加医学影像诊断学1总论4)常规CT图像是轴位断层图像克服了普通X线检查各种组织结构重叠干扰这一限度,从而使他们得以清楚显示,明显提高了病灶的检出率。不利于器官结构和病灶的整体显示,需要连续观察多帧图像,经人脑思维整合或运用图像后处理重组技术才能形成完整的概念。医学影像诊断学1总论5)部分容积效应或部分容积现象CT图像是人体中具有一定厚度层面的重建图像。并非是真正的解剖断面图像。当一个扫描层面内同时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密度不同窃走行与层面平行时,其所指示的密度并非代表任何一种组织,所测量的CT值为它们的平均值。这种现象称之为部分容积效应或部分容积现象,其可影响病变的显示和诊断。医学影像诊断学1总论医学影像诊断学医学影像诊断学1总论第一章总论医学影像诊断学1总论概述—医学影像诊断学概论医学影像诊断学(diagnosticmedicalimaging)利用各种成像设备和技术对人体内部结构和器官进行成像,借以了解人体解剖与生理功能状况及病理变化,以达到诊断疾病的目的的一门学科。医学影像诊断学1总论现代医学影像诊断学是在传统放射诊断学的基础上逐渐发展起来并不断完善的。1895年德国物理学家伦琴(WilhelmConradRontgen)发现了X线后不久X线即被用于人体的疾病检查,并由此形成了放射诊断学(diagnosticradiology)。医学影像诊断学1总论20世纪50年代开始,成像技术不段发展:超声成像ultrasonographyr-闪烁成像r-scintigraphyX线计算机体层成像(X-raycomputedtomography,CT)磁共振成像(magneticresonanceimaging,MRI)发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