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震减灾指南电子版.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防震减灾指南电子版

一、地震基础知识

(一)地震的定义与成因

地震,是地球内部能量突然释放而引起的地球表层的振动。地球的岩石圈并非是完整的一块,而是由多个板块构成,这些板块就像漂浮在软流层上的巨大“木筏”,处于不断的运动之中。板块之间相互挤压、碰撞或拉伸,使得地壳岩石发生变形、断裂,从而释放出巨大的能量,以地震波的形式向四周传播,引起地面震动。

除了构造地震这种最常见的类型外,还有火山地震,它是由于火山活动时岩浆喷发冲击或热力作用而引起的地震;塌陷地震,通常是因地下岩洞或矿井顶部塌陷而引发;诱发地震,是由于人类活动如水库蓄水、地下核爆炸等诱发的地震。

(二)地震波与地震的震级、烈度

地震波主要分为体波和面波。体波又可分为纵波(P波)和横波(S波)。纵波是推进波,它的传播速度较快,能够引起地面上下颠簸,给人的感觉是先上下晃动。横波是剪切波,传播速度相对较慢,会使地面发生前后、左右晃动,其破坏力比纵波更大。面波则是体波到达地面后激发产生的次生波,它只在地表传播,振幅大、周期长,是造成建筑物强烈破坏的主要因素。

地震的震级是衡量地震大小的一种度量,它是根据地震释放能量的多少来划分的。震级每相差1级,能量相差大约32倍。一般来说,小于3级的地震人们通常感觉不到,称为弱震或微震;3-5级的地震人们会有不同程度的感觉,称为有感地震;5级以上的地震会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称为破坏性地震;7级以上的地震则往往会带来极其严重的灾难。

地震烈度是指地震对地面及建筑物等的破坏程度。它不仅与震级有关,还与震源深度、震中距、地质构造等因素密切相关。同一次地震,在不同的地方可能会有不同的烈度。例如,震中地区的烈度通常较高,而离震中越远,烈度越低。

二、地震前的预兆

(一)动物异常

许多动物在地震来临前会表现出异常行为。例如,家畜家禽会变得烦躁不安,猪不进圈、狗狂吠、鸡飞鸭跳等。这是因为动物的某些感觉器官比人类更为灵敏,它们能够感知到地震前地下发出的微弱震动、地声、地电等异常变化。一些穴居动物如老鼠、蛇等,会在地震前出洞,甚至出现大白天老鼠成群结队搬家的现象。鱼类也会有异常表现,如在水面翻腾跳跃、惊游、呆滞等。

(二)植物异常

一些植物在地震前也可能出现异常。比如,在不该开花的季节开花,或者提前结果、落叶等。虽然植物异常的现象相对较少且不太容易察觉,但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作为地震预兆的参考。

(三)气象异常

地震前可能会出现气象方面的异常变化。常见的有震前闷热、久旱不雨或霪雨绵绵、黄雾四塞、日光晦暗、怪风狂起等。例如,有时候会出现“地光”现象,它是地震前来自地下的一种光亮,颜色多样,有红、黄、蓝、白、紫等,形态也各不相同,有的呈片状,有的呈带状,还有的像流星一样。此外,地震前还可能出现地声,如炮响雷鸣声、撕布声、狂风呼啸声等,一般在震前几分钟到几小时内出现。

(四)地下水异常

地下水包括井水、泉水等,在地震前也会有明显的异常变化。如水位突然升高或降低,水质变浑浊、冒泡、发浑、变色、变味等。这是因为地震前地壳的应力变化会影响到地下含水层的状态,导致地下水的流动和物理化学性质发生改变。

三、地震发生时的应急措施

(一)室内避震

1.躲在坚固家具下:当感觉到地震晃动时,应迅速躲在桌子等坚固家具的下面。这样可以利用家具的支撑,避免被掉落的物体砸伤。选择家具时,要确保其足够坚固,能够承受一定的重量。同时,尽量躲在家具的内侧,靠近墙角的位置,因为墙角在建筑物结构中相对较为稳定。

2.寻找安全角落:如果没有坚固的家具可躲,可以选择承重墙的墙角处。用坐垫、枕头等柔软物品保护好自己的头部、颈部,避免被掉落的砖石等砸伤。身体应紧贴墙根,头部尽量靠近墙面,呈蜷缩状,以减少被击中的面积。

3.远离危险物品:要远离窗户、玻璃门、吊灯等可能掉落或破碎的物品。地震时,窗户玻璃容易破碎飞溅,吊灯可能会掉落伤人。同时,也要远离易燃易爆物品,如煤气罐、酒精等,防止发生火灾或爆炸事故。

4.在电梯内的应对:如果地震发生时正在电梯内,应立即按下电梯内所有楼层的按钮,选择最近的楼层尽快离开电梯。如果电梯停运,不要惊慌,应通过电梯内的紧急呼叫装置与外界取得联系,等待救援。千万不要强行扒开电梯门,以免发生意外。

(二)室外避震

1.远离建筑物:尽快跑到空旷的地方,如广场、操场等。远离高楼大厦、电线杆、广告牌等可能倒塌的物体。在街道上行走时,要注意观察周围环境,避免靠近狭窄的街道和胡同,以防被倒塌的建筑物掩埋。

2.避开危险区域:要远离山体、河流、桥梁等容易发生危险的地方。地震可能会引发山体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靠近山体很容易受到威胁。河流可能会出现水位暴涨、决堤等情况,桥梁也可能在地震中受损倒塌。

3.在行驶车辆中的应对:如果地震发生时正在行驶的车辆中,司机应尽快减

文档评论(0)

183****573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