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第10课当代中国的法治与精神文明建设了解当代中国的法治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成就。一、新中国的法治建设进程1.初创时期中华人民共和法治建设 (1)20世纪50年代,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等法律、法令。 (2)1954年,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组织法》等法律文件,初步奠定了中国____________的基础。 2.“文化大革命”时期:社会主义法制遭到严重破坏。国宪法3.改革开放后依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1)1982年及前后,通过和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等法律,中国的法治建设进入新的发展时期。 (2)1997年,中共十五大报告第一次完整地提出要“_______________,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到2010年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 (3)中共十八大以来,党领导人民全面依法治国。2020年5月通过的《_____________________》,是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治国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1.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发扬英勇奋斗的革命传统和艰苦奋斗的精神,全社会形成了健康向上的道德风尚,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的政治氛围,关心集体、无私奉献、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行动准则,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的新型人际关系。2.改革开放后五讲四美三热爱爱国主义教育(1)20世纪80年代:“_________________”是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最响亮的口号。以德治国核心价值观 (2)1994年,中共中央先后颁布《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等,把_______________作为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工程加以推进。 (3)2001年,中共中央颁布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从____________的高度进一步规划思想道德建设。 (4)中共十八大形成了简明扼要、便于传播和弘扬的_____________________,涌现出杨善洲、黄大年等一大批全国道德模范。社会主义【概念辨析】法制与法治 法制是法律制度的简称,属于制度的范畴;而法治是法律治理的简称,是一种治国原则和方法,是相对于“人治”而言的。法制几乎所有国家都有,而法治只在民主制国家才存在。法制的基本要求是各项工作都法律化、制度化;而法治的基本要求是严格依法办事,法律具有至上性、权威性和强制性。法制的主要标志是有比较完备的法律和制度;而法治的主要标志是国家的任何机关、团体和个人,包括国家最高领导人在内,都严格遵守法律和依法办事。【知识拓展】我国编纂民法典的重大意义(1)是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现实需要。(2)是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大举措。(3)是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客观要求。(4)是增进人民福祉、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必然要求。 1.(2024年海南卷)码头工人是中国近代城市中典型的“苦力”群体,在上海尤具代表性。新中国成立后上海码头工人的工作开始“竞赛化”。1951年上海市运输公司举办的首次劳动竞赛分为团体和个人赛,前三甲可以获得一定奖励。码头工人还被宣传为“替国家增加了财富,爱护人民财产”的模范。这一转变反映了()A.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建立B.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取得显著成效C.中国社会发展方向发生根本改变D.中国从落后农业国变为先进工业国解析:选C。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可知,新中国成立后上海码头工人的形象由“苦力”转变为“模范”,这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初期社会发展的新导向,即强调集体主义精神和社会责任感,表明中国社会发展方向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故选C项。 2.(2024年山东部分学校摸底)在编纂民法典过程中,我国立法机关广泛地听取专家学者意见,多次派员深入调研;还通过网络收到100多万条意见和建议。但已颁布的民法典仍存在未充分确认商事关系的特殊性,难以满足社会的商法制度需求等问题。这从侧面反映了()A.广大民众法律知识滞后B.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曲折性C.国家立法程序仍需完善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答案:D 3.(2024年湖南邵阳一模)1900年1月,德国颁布施行的民法典分为总则、债法、物权、亲属、继承五编,至今仍在使用;2020年制定实施的我国民法典分为总则、物权、合同、人格权、婚姻)家庭、继承、侵权责任七编。与德国民法典相比,我国民法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南方新课堂·高考总复习》历史 必修 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十一单元 第29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配套课件].ppt
- 《南方新课堂·高考总复习》历史 必修 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十一单元 第30课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配套课件].ppt
- 《南方新课堂·高考总复习》历史 必修 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四单元 第12课 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配套课件].ppt
- 《南方新课堂·高考总复习》历史 必修 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四单元 第13课 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配套课件].ppt
- 《南方新课堂·高考总复习》历史 必修 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四单元 第14课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配套课件].ppt
- 《南方新课堂·高考总复习》历史 必修 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五单元 第15课 两次鸦片战争[配套课件].ppt
- 《南方新课堂·高考总复习》历史 必修 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五单元 第16课 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配套课件].ppt
- 《南方新课堂·高考总复习》历史 必修 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五单元 第17课 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配套课件].ppt
- 《南方新课堂·高考总复习》历史 必修 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一单元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配套课件].ppt
- 《南方新课堂·高考总复习》历史 必修 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一单元 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配套课件].ppt
- 《南方新课堂·高考总复习》历史 选择性必修1 第四单元 第11课 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配套课件].ppt
- 《南方新课堂·高考总复习》历史 选择性必修1 第四单元 第12课 近代西方民族国家与国际法的发展[配套课件].ppt
- 《南方新课堂·高考总复习》历史 选择性必修1 第四单元 第13课 当代中国的民族政策[配套课件].ppt
- 《南方新课堂·高考总复习》历史 选择性必修1 第四单元 第14课 当代中国的外交[配套课件].ppt
- 《南方新课堂·高考总复习》历史 选择性必修1 第五单元 第15课 货币的使用与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配套课件].ppt
- 《南方新课堂·高考总复习》历史 选择性必修1 第五单元 第16课 中国赋税制度的演变[配套课件].ppt
- 《南方新课堂·高考总复习》历史 选择性必修1 第一单元 第1课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配套课件].ppt
- 《南方新课堂·高考总复习》历史 选择性必修1 第一单元 第2课 西方国家古代和近代政治制度的演变[配套课件].ppt
- 《南方新课堂·高考总复习》历史 选择性必修1 第一单元 第3课 中国近代至当代政治制度的演变[配套课件].ppt
- 《南方新课堂·高考总复习》历史 选择性必修1 第一单元 第4课 中国历代变法和改革[配套课件].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