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教学设计)七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2024五四学制).docxVIP

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教学设计)七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2024五四学制).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教学设计

1.准确、流利、有感情地背诵四首诗歌。

2.理解诗歌的主要内容,感悟诗人表达的情感。

3.展开联想和想象,描绘诗歌中的画面。

教学重点:

准确、流利、有感情地背诵四首诗歌。

教学难点:

理解诗歌的主要内容,感悟诗人表达的情感。

展开联想和想象,描绘诗歌中的画面。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诗词,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璀璨的明珠。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的纯真质朴,到“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豪迈壮烈,每一首诗词都承载着一段历史、一种情感。今天,我们将继续在诗词的海洋中畅游,领略更多诗词的魅力。

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心灵的歌吟,是情感的寄托,是古人留给我们的珍贵礼物。学校繁星文学社正在开展中华诗词品读活动,作为文学社成员,请你完成下面的任务。

任务一:探究《秋词》(其一)

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诗歌,完成以下问题:

1.初读诗歌,解决诗中的生字词。

2.诗歌的作者,写作背景?

3.诗歌的体裁?如何朗读?

4.理解诗歌的大意及情感。

【走近作者】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洛阳(今属河南)人,唐代文学家。刘禹锡诗文俱佳,与白居易并称“刘白”,与柳宗元并称“刘柳”。有《刘梦得文集》传世。

【背景资料】

《秋词》选自《刘禹锡集》卷二十六(中华书局1990年版)。此题下共有诗两首,这里选的第一首。这首诗是诗人被贬朗州司马时所作。公元805年(永贞元年),顺宗即位,任用王叔文改革朝政,刘禹锡也参加了这场革新运动。但革新遭到宦官、藩镇、官僚势力的强烈反对,以失败而告终。顺宗被迫退位,王叔文被赐死,刘禹锡被贬兰州刺史、和州通判。《秋词二首》就是诗人被贬朗州时所作。

品诗析字,把握情感

1.前两句诗运用了什么手法?有什么作用?

明确:

运用了对比的手法。诗人将古人的悲秋与自己的颂秋进行对比,表达了自己的乐观豁达。

2.后两句诗描绘了一幅什么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

描绘了一幅万里晴空白鹤冲云而上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激越向上、奋发进取、积极乐观的思想感情。

思想感情:这首诗中诗人一改传统秋词的凄凉情调,赞美了秋天的开阔明丽,反映出诗人乐观的心境和豪迈的胸襟。

任务二:赏读《夜雨寄北》

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诗歌,完成以下问题:

1.初读诗歌,解决诗中的生字词。

2.诗歌的作者,写作背景?

3.诗歌的体裁?如何朗读?

4.理解诗歌的大意及情感。

【走近作者】

李商隐(约813—约858),字义山,号玉谿生,唐代诗人。他的诗揭露和批判当时藩镇割据、宦官当权和上层统治集团的腐朽糜烂。所作“咏史”诗多托古以斥时政,“无题”诗也常有所寄寓。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与杜牧合称为“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有《李义山诗集》传世。

【背景资料】

《夜雨寄北》选自《李商隐诗歌集解》(中华书局2004年版)。这首诗是李商隐留滞巴蜀(今四川省)时寄怀长安妻子之作。诗人用朴实无华的文字,写出了他对妻子的一片深情,亲切有味,情思委曲,悱恻缠绵。

【品诗析字,把握情感】

1.诗歌大意。

明确:

你问我回家的日子,我尚未定归期,今晚巴山下着大雨,秋水涨满池塘。何时将要与你重新聚首,在家中的西窗下一起剪烛长谈。追述我独居巴山的客栈中面对夜雨的心情。

2.“何当共剪西窗烛”这句你读出了什么?

明确:

这句是诗人在想象什么时候才能回家与妻子团聚,在西窗之下同妻子共剪窗花,长叙离别之苦与相思之情。用未来的欢聚反衬现在巴山夜雨时的孤苦,含蓄委婉地表达了对妻子的思念之情

3.两个“期”以及两个“巴山夜雨”重复吗?

明确:

不重复。两个“期”一问一答,写出了诗人身处巴蜀,羁旅难归的无奈与愁苦,间接表达了对妻子的思念之情;两个“巴山夜雨”不重复,前者是诗人看到的巴山夜雨,水涨秋池的景象,是实写。后者是诗人看到这样的景象后,由此想到了归家后与妻子的欢聚场面,要与妻子畅叙离别相思之苦,是虚写。一实一虚,时空交错,思念之情含蓄委婉地跃然纸上。

4.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写在巴山夜雨时思念妻子并想象重逢时的情景,抒发了诗人羁旅他乡时对妻子的思念之情。

任务三:赏读《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诗歌,完成以下问题:

1.初读诗歌,解决诗中的生字词。

2.诗歌的作者,写作背景?

3.诗歌的体裁?如何朗读?

4.理解诗歌的大意及情感。

【走近作者】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诗人。一生创作诗歌很多,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抒发政治抱负,反映人民疾苦,批判当时统治集团的屈辱投降,风格雄浑豪放,表现出渴望恢复国家统一的强烈爱国热情。《关山月》《书愤》《农家叹》《示儿》等篇均为世所传诵。抒写日常生活,也多清新之作。

【背景资料】

本诗选

文档评论(0)

k12学习资料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k12学习资料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6月02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