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学习设计】2.4.1 探究物质组成的奥秘(1) 教学设计.docx

【任务学习设计】2.4.1 探究物质组成的奥秘(1) 教学设计.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4.1探究物质组成的奥秘(1)(第1课时)教学设计

——认识元素概念、同位素

【核心概念】物质的结构与性质

【学习内容与要求】

物质由元素组成:知道元素的含义,理解已知的绝大多数物质由元素组成。

【教学目标】

1.知道已知的绝大多数物质由元素组成;

2.理解元素的概念;

3.理解同位素的概念,能判断具体例子是否为同位素,了解同位素的应用。

【教学思路】

学生在学习微观粒子之后对物质组成的宏观认识。教材通过探索活动“熟悉的元素及其作用”引出物质的基本成分一元素,再通过不同分子中含有相同原子的例子建构“元素”概念,并从元素角度分析化学变化,为研究物质的性质和化学反应建立认知框架;最后通过思考与讨论中三种氧原子的原子核结构模型建构同位素概念,呈现同位素的应用,让学生感受同位素的重要性。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激发疑问,引入学习任务

【复习】

1.氧气是由_______构成的,氧分子是由______________构成的。

2.水是由_______构成的,1个水分子是由______________构成的。

3.氯化钠是由_______构成的,汞是由______________构成的。

【引入】生活中低钠盐的“钠”和高钙奶中的“钙”是什么意思呢?

自古以来人们就在不断探索物质的组成问题,早期人们曾利用化合和分解的思路知道了许多物质的组成。你有没有思考过下列问题:自然界里形形色色的物质为什么会循环往复、变化无穷?

二、新知展开,围绕任务,引导问题解决

(一)认识元素的概念

科学研究发现,我们周围数以亿计的物质都是由元素组成的。而自然界中的元素仅有100多种。

【探索活动】将你知道的关于元素的知识填入表中。

合成血红蛋白影响人体发育………………防止龋齿

合成血红蛋白

影响人体发育

……

……

……

防止龋齿

如:

你熟悉的元素(名称)

含该元素的物质

该元素的作用

钙片

促进人体骨骼生长

铁锅

治疗缺铁性贫血

加碘食盐、海带

防治甲状腺肿大

海产品

促进生长发育

菠菜、黑豆等

维持骨骼健康

【演绎推理】

用科学方法分析后发现,物质的基本成分——元素,只有100多种但能组成众多物质,就像可拼写出成千上万个英文单词的字母只有26个一样。如下图:

【例证】如,蛋壳、贝壳和石灰石的主要成分都是碳酸钙,而碳酸钙是由碳、氧、钙三种元素组成的。

【思考与讨论】科学上是如何给元素下定义的呢?

一种原子的原子核内质子数是一定的,核电荷数也是一定的。例如:一种氢原子的原子核内有1个质子,没有中子,其核电荷数为1;另一种氢原子的原子核内有1个质子和1个中子其核电荷数也为1,但它们都属于氢元素。

【下定义】元素的概念:

科学上把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统称为元素。

如氢元素就是所有核电荷数为1的原子的总称。

【演绎】世间万物都由元素组成。到目前为止,人们已经发现了118种元素,其中人工合成的元素有20余种。

碳元素可以组成木炭,也可以组成自然界最坚硬的物质钻石

【归纳】多样的物质及其组成

由100多种元素组成的众多物质都是由原子、分子或离子构成的。

【应用】根据电解水实验,你知道化学变化中都有哪些量保持不变吗?

在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原子的种类不变,所以在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过程中元素的种类也不会改变。

【科学阅读】

元素名称的由来

118种元素均有中文名称。常温下单质呈气态的元素名称常以“气为部首,如氢、氨、氮、氖、氯、氩等。常温下单质呈液态的元素名称常以“氵”或“水”为部首,如澳、汞等。常温下呈固态的非金属单质的元素名称常以“石”为部首,如碳、硫、磷等。金属元素名称常以“钅”为部首,如钠、铁等。

有些元素的中文名称采用新造字,例如新发现的118号元素符号为“Og”,其中文名称为“?”,读作“ào”,是一个新造字。

(二)同位素

【思考与讨论】阅读P75图2.4-2氧的三种原子的原子核,它们之间有什么不同?

它们的质子数相同,都是8;中子数不同,分别为8、9、10。

【下定义】

1.概念:原子核内的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相同的同类原子互为同位素原子。

例如,上述3种氧原子的原子核内均含8个质子,而中子数不同,它们互为氧元素的同位素原子。

2.同位素的表示方法:

元素是互为同位素的原子的总称。为了区分同一种元素的同位素原子,有时把质子数和中子数的总数标出以示区别。

如氧(O)的3种同位素原子可表示为:O-16、O-17、O-18。

铀(U)的3种同位素原子可表示为:U234、U235、U238。

氢(H)的3种同位素原子可表示为:氕(11H)、氘(12H)、氚(13H)。

(元素符号左下角的数字表示原子的质子数,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胡一文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