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北京高二(上)期末政治汇编:文化发展的基本路径.docx

2025北京高二(上)期末政治汇编:文化发展的基本路径.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PAGE1页/共NUMPAGES1页

2025北京高二(上)期末政治汇编

文化发展的基本路径

一、单选题

1.(2025北京石景山高二上期末)首个孔子文化沉浸式文物数字艺术展在山东曲阜孔子博物馆开展。展览以孔子文化相关文物为依托,采用裸眼3D、数字影像、光影雕塑等数字技术,创作出有文化韵味、形式多样的数字艺术展品,让观众在视觉和情感层面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产生共鸣。该展览(???)

①旨在恢复传统儒家文化,增加文化的积累

②运用现代科技,推动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

③推陈出新,实现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相互转化

④创新优秀传统文化的表达形式,拉近了观众与文物的距离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2025北京石景山高二上期末)75年来,文艺为人民,是贯穿新中国文艺史的精神脉络。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人们读着《创业史》,唱着《我们走在大路上》,心潮澎湃投入建设大潮;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大家听着《在希望的田野上》,读着《平凡的世界》,看着《渴望》,满怀热情投入时代洪流;进入新时代,人们在电视剧《大江大河》、电影《流浪地球》中,感悟一个大国的气度与创造。由此可见(???)

①社会主义文化是为人民大众服务的

②优秀文艺作品能够凝聚共识,催人奋进

③中华文化不断增强其包容性,促进了自身的发展

④处于不同时代的文艺作品,是不同时代社会实践的产物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2025北京丰台高二上期末)长辛店二七纪念馆静静伫立,重现“觉醒年代”的记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内,一件件文物串联起伟大的抗战历史;香山革命纪念馆讲述着中共中央为新中国奠基的往事……近年来,北京市全面系统挖掘、保护利用“红色宝藏”,让红色资源闪耀京城。保护利用红色资源的意义在于(???)

①传承红色基因,进一步扩大红色资源传播影响力

②赓续红色血脉,凝聚新时代干事创业的奋斗力量

③坚定理想信念,弘扬以集体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④唤起历史记忆,奠定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制度基础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二、主观题

4.(2025北京海淀高二上期末)如何让更多文物建筑“活起来”?

明代古刹长椿寺作为宣南文化博物馆重装开放、蒙藏学校旧址成为全国首个中华民族共同体体验馆、京报馆《京报》办公地旧址赓续红色基因……从“政府一手抓”到“社会众手搭”、从“闭门保文物”到“开门用文物”,西城区引入社会多方力量参与到文物保护利用中来,为文物建筑量身定制了既还原历史风貌又能充分发挥社会吸引力的活化利用方案,让文物故事不再束之高阁,而是走进百姓生活,焕发新的风采。

结合材料,运用《哲学与文化》知识,说明西城区是如何让更多文物建筑“活起来”的。

5.(2025北京东城高二上期末)穿越历史烟云,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北大红楼举办“百年红楼历史文化展”。

亮点一:充分挖掘史料,打捞历史细节。特别展出了红楼维修替换下来的屋顶红瓦、老北大徽章、李大钊暂停唯物史观课的便条等珍贵文物文献。

亮点二:发挥数字赋能,拓展展陈形式和内容。运用三维数字建模技术,再现红楼构造环节。大量新文化社团的老照片通过人工智能照片屏“动起来”。

亮点三:复原文化场景,营造历史氛围。将曾经在红楼办公的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设置在展线中,观众可以通过互动区“给先生们打个电话”,重听百余年前国学门导师的教诲。多媒体屏内百年前红楼师生工作和活动场景,让观众在不知不觉中感受五四精神的烛照。

(1)结合材料,运用《哲学与文化》知识,谈谈展览在历史文脉传承中的作用。

(2)在“给先生们打个电话”互动区,你会给哪位先生打电话?请写下你跟他通话的内容。

参考答案

1.D

【详解】②④:展览以孔子文化相关文物为依托,采用数字技术,创作出数字艺术展品,让观众在视觉和情感层面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产生共鸣,体现了运用现代科技,推动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也体现了创新优秀传统文化的表达形式,拉近了观众与文物的距离,②④正确。

①:对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不是要恢复传统儒家文化,①排除。

③:该展览实现了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结合;而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不能相互转化,该选项说法错误,③排除。

故本题选D。

2.B

【详解】①:75年来,文艺为人民,是贯穿新中国文艺史的精神脉络,表明社会主义文化是为人民大众服务的,①正确。

②④:材料中人们在不同时代享受着不同时代特色的优秀文艺作品。在这些作品的感染下,心潮澎湃投入建设大潮,满怀热情投入时代洪流,感悟一个大国的气度与创造,表明处于不同时代的文艺作品,是不同时代社会实践的产物,优秀文艺作品能够凝聚共识,催人奋进,②④正确。

③:中华文化的包容性主要体现在求同存异、兼收并蓄。材料没涉及,③排除。

故本题选B。

3.A

【详解】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pehalf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201060146000004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