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下册期末高频考点训练 专项10 古诗词赏析与文言文阅读(原卷+答案)2024-2025学年 统编版.docxVIP

五年级语文下册期末高频考点训练 专项10 古诗词赏析与文言文阅读(原卷+答案)2024-2025学年 统编版.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2/NUMPAGES2

五年级语文下册期末复习高频考点专项训练

专项10古诗词赏析与文言文阅读

一、古诗阅读。

稚子弄冰

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

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

1.全诗通过“脱”“____”“____”等一系列动词,突出表现了题目中“____”这个字。

2.结合诗句内容,简要分析画线句子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课内古诗文阅读。

村晚

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1.《村晚》一诗的作者是____代诗人_____。

2.“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这两句诗通过描写_____、_____、_____、_____等景物,展现了一幅宁静优美的乡村晚景图。

3.下列对诗句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草满池塘水满陂”描绘了草丰水满的美丽景色。

B.“山衔落日浸寒漪”中“衔”字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山将落日衔住,倒影浸染了水波。

C.“牧童归去横牛背”中的“横”字突出了牧童的悠闲自在。

D.“短笛无腔信口吹”中“信口”一词表明牧童吹笛技巧高超。

4.“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一句描绘了怎样的画面?请用自己的话描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课内古诗阅读。

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____________,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____________。

1.将文中诗句补充完整。

2.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代____,是以____季为背景写的。

3.写出下列字词在诗中的意思。

未解:____________供:____________

4.回答下面问题。

诗中的“童孙”在做什么?你从中体会到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古诗词鉴赏。

观书有感(其一)

[宋]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1.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并画“√”。

徊(huáihuí)为(wéiwèi)

2.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半亩方塘”因常有活水注入而清澈见底,映照着天光云影。这首诗中的“活水”指流动的水。

B.池塘因有活水注入而清澈的情景,同一个人在读书中搞通问题、获得新知而大有收益、提高认识时的情形颇为相似。

C.这是一首借景喻理的名诗。全诗以“方塘”作比喻,形象地表达了一种微妙难言的读书感受。

3.第一、二句是怎么具体描绘“半亩方塘”的清澈明净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表现诗人哲理性思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阅读。

从军行

[唐]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不破楼兰终不还。

1.补全诗句。

2.这首诗是()。

A.思乡诗B.送别诗C.边塞诗D.田园诗

3.《从军行》的前两句描绘了______________的景象,描写的景物有青海湖、长云、_____、_____、_____等,勾勒出戍边将士战斗、生活的典型环境。

4.读了《从军行》的后两句,我们仿佛能看到___________________的画面,仿佛能听到___________________的声音。这两句诗表达了战士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豪情壮志。

六、请你读下面材料,完成问题。

少年行①四首(其三)

[唐]令狐楚

弓背霞明剑照霜,秋风走马出咸阳②。

未收天子河湟③地,不拟④回头望故乡

【注释】①少年行:古代歌曲名。②咸阳:指京城长安。③河:指青海湟水流域和黄河西部,当时为异族所占。④拟:打算。

1.借助注释,说说“未收天子河湟地,不拟回头望故乡”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诗中,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少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唐代诗人_____写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和《少年行四首》(其三)相似

文档评论(0)

鹏城九九李老头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虽枯木老朽,仍血气方刚,自嘲云“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也......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5年05月30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