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 古代文学 课件 第六單元 元代戲曲:第1-5課.pptx

大学语文 古代文学 课件 第六單元 元代戲曲:第1-5課.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六单元元代戏曲

第一课关汉卿

目录肆一枝花·不伏老叁关汉卿贰“元曲四大家”壹元代戏剧的勃兴

柒月莲花至元十六年(公元1279年),元朝完成全国的统一,但民族矛盾时有发生。元废科举,推行民族歧视政策,特定的生存处境激发了汉族文人的创作冲动,种种残酷的人生世相借由文学作品展现出来。国家一统与多元民族经济、文化的交汇

壹元代戏剧的勃兴

同时,随着社会的渐趋稳定、各民族交往增多,不同民族文化的碰撞与融合也在同步进行。蒙古人汉人回鹘人女真人契丹人

戏剧在元代的勃兴1.市井、乡村、宗族与戏剧文化古代戏剧,本属市井文化与乡村文化,其接受者、欣赏者主要是市民与村民。戏剧文学与戏剧表演密不可分。戏剧文化的勃兴在中国古代社会有特殊意义,这一艺术形式及其戏剧文本的出现及成熟打破了固有的文学格局。元代的戏剧表演及戏剧文本以其浓厚的生活气息、活泼生动的故事情节呈现出下层百姓的一幕幕悲欢离合的人生场景,成为正统文学之外不可忽视的重要存在。

2.叙事行为与多种艺术元素的有机融合戏剧必有故事,剧作家与表演艺人的创作、演出都是一种叙事行为。就中国古代戏剧而言,这种叙事行为与多种艺术元素如音乐、歌舞、杂技等融合为一体,奠定了中国古代戏剧艺术的基本特征。戏剧在元代的勃兴

3.“悲”“喜”交加的人生百态戏剧文本都往往呈现出悲后有喜、喜中含悲、悲喜交乘的共通的叙事美学。其中,悲剧的故事多以团圆结局,表现古人“善有善报”的道德观念和“邪不胜正”的乐观态度;喜剧的故事多含有悲剧意蕴,表现我国人民防患于未然的忧患意识与不怕蹉跌的顽强意念。戏剧在元代的勃兴

4.戏剧创作与下层文士的时代境遇联系紧密戏剧在元代的勃兴“书会才人”创作的文本往往不全是在书斋里完成的,而是与民间艺人在日常的演出活动中“磨合”而成。元代戏剧家善于反映民生疾苦,尤为关注下层妇女的命运。

贰“元曲四大家”

关汉卿郑光祖白朴马致远

元曲四大家YUANQUSIDAJIA我国戏曲艺术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孕育过程,到宋金时期渐趋成熟,元代杂剧兴盛,成为我国戏曲史上的黄金时代。当时有姓名记载的杂剧作家就有八十余人,关汉卿、白朴、马致远、郑光祖四位元代杂剧作家,代表了元代不同时期、不同流派的杂剧创作成就,被后世誉为“元曲四大家”。尤其是关汉卿的杂剧,题材广阔,内容丰富,多揭露社会黑暗势力的丑恶和腐败,颂扬民众、特别是青年妇女的抗争精神,在现实的深刻描绘中渗透着民主和人道主义的思想光辉。

《窦娥冤》《倩女离魂》《唐明皇秋夜梧桐雨》《破幽梦孤雁汉宫秋》

叁关汉卿

作家简介关汉卿(约公元1234年以前-约公元1300年),字汉卿,号已斋,汉族,解州(今山西省运城)人,元杂剧奠基人,位居“元曲四大家”之首。其杂剧主题深刻、结构严谨、形象活泼鲜明,语言泼辣质朴,尤其是《感天动地窦娥冤》,是元剧中最优秀、最光辉的剧本,深刻地揭露了元代腐朽黑暗的社会现实,鞭挞了元代社会的混乱、畸形和吃人的丑恶本质。

《单刀会》“自出机杼,独领风骚”《望江亭》吴梅《瞿安读曲记》:“此剧俊语颇多,与他作如出两手。”《救风尘》王国维《宋元戏曲考》:“其布置结构,亦极意匠惨淡之致,宁较后世之传奇有优无劣也。”《窦娥冤》王国维《宋元戏曲考》:“即列之于世界大悲剧中,亦无愧色也。”关汉卿杂剧代表作

XIAOSHOU关汉卿是中国文学史和戏剧史上一位伟大的作家,一生创作了许多杂剧和散曲,成就卓越,其剧作为元杂剧的繁荣与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是元代杂剧的奠基人。早在100多年前,他的《窦娥冤》等作品已被翻译介绍到欧洲,已成为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共同的精神财富。他在生时就是戏曲界的领袖人物:其杂剧作品《窦娥冤》被誉为“列之于世界大悲剧中亦无愧色”,是中国古典悲剧的典范;其喜剧轻松、风趣、幽默,是后代喜剧的楷模。其作品无论在艺术构思、戏剧冲突、人物塑造、语言运用等许多方面,都为后世提供了许多宝贵的艺术经验。

肆一枝花·不伏老

【南吕】一枝花·不伏老攀出墙朵朵花,折临路枝枝柳。花攀红蕊嫩,柳折翠条柔,浪子风流。凭着我折柳攀花手,直煞得花残柳败休。半生来折柳攀花,一世里眠花卧柳。〔梁州第七〕我是个普天下郎君领袖,盖世界浪子班头。愿朱颜不改常依旧,花中消遣,酒内忘忧。分茶攧竹,打马藏阄;通五音六律滑熟,甚闲愁到我心头?伴的是银筝女银台前理银筝笑倚银屏,伴的是玉天仙携玉手并玉肩同登玉楼,伴的是金钗客歌金缕捧金樽满泛金瓯。你道我老也,暂休。占排场风月功名首,更玲珑又剔透。我是个锦阵花营都帅头,曾玩府游州。

〔隔尾〕子弟每是个茅草冈、沙土窝初生的兔羔儿乍向围场上走,我是个经笼罩、受索网苍翎毛老野鸡蹅踏的阵马儿熟。经了些窝弓冷箭鑞枪头,不曾落人后。恰不道“人到中年万事休”,我怎肯虚度了春秋。〔尾〕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匾、炒不爆、响珰珰一粒铜豌豆,恁

文档评论(0)

balala1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