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目录
绪论1
(一)选题缘由1
(二)概念界定3
(三)文献综述4
(四)研究的理论基础16
(五)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20
(六)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21
一、人工智能时代初中生亲社会行为现状调查分析23
(一)问卷调查23
(二)调查结果及分析26
(三)访谈36
(四)小结与讨论39
二、人工智能时代初中生亲社会行为存在的问题42
(一)初中生亲社会行为教育主体受到挑战42
(二)受教育者自我概念发展受阻44
(三)随心分享无视信息泄露45
(四)虚拟安慰寄托情感47
(五)主动助人意愿低缺失奉献精神48
(六)缺乏合作意识追求人机互动48
三、人工智能时代初中生亲社会行为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49
(一)技术维度-技术异化改变亲社会行为培养模式49
(二)社会维度-制约亲社会行为培养51
(三)学校维度-影响亲社会行为生成53
(四)家庭维度-妨碍亲社会行为的形成55
四、改善初中生亲社会行为的措施56
(一)技术维度-激活亲社会行为培养的动力56
(二)社会维度-培植构建亲社会行为的土壤57
(三)学校维度-担当培育亲社会行为的主力军58
(四)家庭维度-夯实亲社会行为培养的根基59
总结61
参考文献63
附录68
摘要
人工智能时代初中生亲社会行为改善研究
教育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刘清
指导教师:么加利教授
摘要
随着校园暴力和欺凌的频发,青少年犯罪率上升,初中生亲社会行为的培养
由于其有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和赋能青少年健康成长而变得愈发重要和必要。与
此同时,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初中生亲社会行为的培养变得尤为复杂,可带来
便利的同时也存在大量的问题。
因此,本研究以成都市某区A中学初一、初二、初三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
基于交叠影响域理论、团体动力学和三元交互理论,采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
法和访谈法开展研究。首先采取文献研究法,梳理人工智能和初中生亲社会行为
研究现状,从而确定研究方向;其次运用《亲社会行为倾向量表》和自编《人工
智能时代典型亲社会行为量表》进行问卷调查,其中自编量表Cronbachsα为0.803,
具有良好的信度。借助样本测算软件G*power3.1软件进行测算,设置显著性水平
α=0.05、检验力β=0.95以及效应量d=0.2,得到样本数量至少为314人。样本采用
分层整群抽样,每个年级抽取两个平行班级,总共350人。此外,为了从更多元
的视角收集资料,还开展了成都市某区A中学的3名班主任和3名教师的访谈。
采用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收集数据和访谈结果,探寻人工智能时代初中生亲
社会行为目前存在的问题。然后运用SPSS进行描述性分析、独立样本t检验、单
因数方差分析和相关分析等进行数据分析,结果显示目前初中生典型亲社会行为
存在的问题包括:(1)初中生亲社会行为教育主体受到挑战,教师主导性和权威
性消解;(2)智能终端塑造的虚假“人设”,不利于受教育者自我概念发展;(3)
随心分享,存在信息隐私泄露、网络诈骗和欺凌风险;(4)主动助人意愿低,缺
失奉献精神;(5)缺乏合作意识,追求人机互动。针对以上问题,分别从技术、
社会、学校和家庭四个维度剖析其产生的原因。最后基于问题产生的原因,制定
了如下措施:首先开发商运营商承担应有的社会责任,从智能终端源头上控制实
施亲社会行为的风险,并且努力实现人工智能与亲社会行为之间理性和价值平衡。
I
西南大学教育硕士学位论文
其次,完善人工智能相关法制,健全问责体系并且利用大众传媒树立榜样宣扬亲
社会行为。接着还应做好精进教师和学生的智能素养,创新亲社会行为培育方式
以便做好人机协同育人。最后,父母应该与时俱进,与孩子建立良好的亲子依恋
关系,从而助力初中学生亲社会行为的发展。
关键词:亲社会行为;人工智能;初中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农村孤寡老人互助养老的小组工作实务研究——以乌兰察布市S村幸福互助院为例.pdf
- 农村孤寡老人自我效能感提升的生命回顾小组实务研究——以乌兰察布市W村为例.pdf
- 农村寄宿制幼儿园中班幼儿生活常规教育的行动研究.pdf
- 农村老年人融入数字时代的“反哺”路径研究——基于东北S村的田野调查.pdf
- 农村丧偶老人哀伤辅导的个案工作研究——以内蒙古霍林郭勒市H村丧偶老人为例.pdf
- 农村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对农村实体经济的影响.pdf
- 农村特岗教师幼儿园教育质量观念的研究——以黑龙江省某农村小学附属幼儿园为例.pdf
- 农村小学课后服务中作业辅导的质量提升策略研究.pdf
- 朋辈群体支持对城市老年人旅游意愿的影响研究——以大庆市为例.pdf
- 拼图法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