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大象版五年级上册《冰淇淋冷藏箱》单元2.热的传递方式教学设
单元《冰淇淋冷藏箱》课题2.热的传递方式课时1
学习
4.1能的形式、转移和转化
内容
5-6年级:③举例说出生活中常见的热传递现象,知道热从温度高的物体传向温度低的物体,从物体温度高的部分传向
及要
温度低的部分。
求
科学观念(对客观事物的总体认识)科学思维(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方式)
探究实践(科学探究能力技术与工程实践能力自主学习能力)态度责任(科学态度社会责任)
科学观念
教学1.理解热辐射是热从热源直接散发出去的传热方式,它可以不借助任何物质传递热。
目标2.知道热传递的三种方式:热辐射、热对流、热传导。
科学思维
能从冰淇淋在阳光下发生变化的条件和原因等角度提出可探究的科学问题。
探究实践
小组合作完成实验,观察水受热流动的现象,认识热对流的特点。
态度责任
乐于合作探究,对事物的变化及相互关系具有浓厚的兴趣。
教学本课必须掌握的东西,如:科学原理需要掌握的,动手操作中需要掌握的等等。
重点知道热传递的三种方式:热辐射、热对流、热传导,三者各自的特点及区别。
教学学生难以掌握的东西,如:难理解什么?难操作什么?
难点选择合适的实验材料,设计合理的研究计划并按照研究计划进行探究,认真观察、记录“热在水中传递”的实验现象。
教学教师:1.爱牛课件优化2.学生实验材料一套。3.100W的白炽灯泡、220V的交流电源
准备学生:温度计、酒精灯、烧杯、陶土网、三脚架、茶叶、木屑等
教学过程
教学
教学活动设计思路教学备注
环节
一、创
设情
问题导入:在太阳下的冰淇淋为什么会融化得更快呢?引发学
境,提
出问题生对“太阳是如何持续地把热传递到地球的”这一问题的兴趣。
试一试:给灯泡通上电,一两分钟后,手慢慢靠近灯泡,会有在学生说出个人猜想时要
二、聚怎样的感觉?求其说明理由,锻炼学生有理
焦问
题,作提问:灯泡的热是怎样传递给手的呢?有据说明想法的能力和实证意
出假设
讲解热辐射相关概念,列举生活中热辐射的例子。识。
(预设
5分钟联系生活实际,提问:热在水中是如何传递的?
)
要求学生从生活中寻找相关现象或事例,并按一定的过程和顺
序进行描述。
三、探
究热在探究热在水中的传递。引导学生回顾烧开水的经历,猜测热在
水中、水中是怎样传递的,再选择合适的材料来证明猜想。实验时,可借助
空气中
的传递加热含茶叶或木屑的水,观察热在水中的传递,也可以通过在水中的
方式。不同位置放置温度计,准确分析观察水的温度变化。
(预设
25分钟处理信息还要引导学生用示意图的形式整理描述热在水中对流
)传热的过程。分析总结出当烧杯里的水受热以后,水中的物体是上
升再下降,再上升再下降,这样不停地循环流动的。
分析讲解:空气中的热对流以及热传递的不同方式。
四、表
达交小组交流汇报实验现象,得出结论:热传递方式包括热传导、
流,得
出结热对流、热辐射三种。热不接触物体从热源直接散发出去的方式叫
论。(热辐射;热在液体和气体内部通过流动传递的方式叫热对流;热通
预设5
分钟)过相互接触从温度高的物体传向温度低的物体,或者从物体温度高
的部分传向温度低的部分的方式叫热传导。
一、我会选
1.在气体和液体中,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6. 26个英文字母-复习课件-1字母闯关游戏(共30张PPT).pdf VIP
- 上海市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试卷 模具工(四级)考场、考生准备通知单02.doc VIP
- 健康险手册使用说明.pptx VIP
- 急性心肌梗死诊断及治疗课件.ppt VIP
- 饲料添加剂项目企业经营战略手册(参考).docx
- 光伏电站项目建设方案.docx
- 数字智慧方案5496丨商业综合体地块智能化系统设计汇报方案(66页PPT).pptx VIP
- 体例格式9:工学一体化课程《小型网络安装与调试》任务1学习任务工作页.docx VIP
- 城投集团防汛防台专项应急预案(2018版).docx VIP
- 量子之年:从2025年从概念到现实报告(英文版).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