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第1课时
课题:单元导读课——明确任务
单元内容分析:本单元围绕人文主题“风趣与幽默”组织选文,编排了两篇精读课文
《杨氏之子》《手指》,一篇略读课文《童年的发现》,《语文园地八》中编排了“为人”
的五条格言。这些课文体裁各异,有文言文、散文、记叙文。本单元的习作是“漫画的启
示”,属经验启示类应用文的练习。
《杨氏之子》是一篇文言文,描写了孔君平和杨氏子主客双方围绕姓氏展开的一场巧妙
对话,从而勾勒出一个机敏善对的聪慧男孩形象;《手指》一文,用拟人化的手法和趣味盎
然的语言,把五个性格各异的手指形象写得活灵活现;《童年的发现》则是以儿童视角描述
“我”九岁时发现胚胎发育规律的有趣过程,俏皮的语言和幽默的自我调侃令人忍俊不禁。
本单元的课文从不同角度体现了语言表达的艺术:有主客双方机智巧妙的对话;有丰富
多样的语言表达;有幽默俏皮的自我调侃。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感受课文风趣的语言”、
“看漫画写出自己的想法”。风趣的语言除了生动有趣、使人发笑之外,往往还能让读者在
一笑之余有所回味。此前,三年级上册已经安排过“关注有新鲜感的词语和句子”“感受课
文生动的语言”等语文要素,本单元再次聚焦语言,让学生感受语言的风趣,是对语言感受
力要求的进一步提升。其中《杨氏之子》和《童年的发现》都讲了9岁儿童童年生活趣事,
《手指》一文体现出丰子恺先生语言的风趣幽默,“交流平台”引导学生对三篇课文内容和
语言的风趣之处作梳理和总结。“词句段运用”让学生体会语句的表达特点并进行仿写,学
习把事物比作人或把人比作事物来写的方法,提高表达的趣味性。
单元目标:
1.了解人文主题,语文要素。
2.初读课文,初步体会本单元课文风趣幽默的语言。
3.启动大任务,进行任务分析,小组分工。
单元主题:风趣和幽默
单元内容
课题内容要求
讲述了杨家九岁的儿子十分聪慧。孔君平去拜访杨
家父亲,可他不在家,于是叫出了杨家孩子,孩子
用杨梅招待客人。孔君平看到杨梅,想到这家人姓➢能联系上下文猜测重点词语的
杨,于是借此调侃杨梅是杨家的果子。而孩子的作意思。
答也干脆利落,同样在姓氏上做文章,以孔雀不是
➢能根据注释理解词句,了解课
杨氏之子孔君平家养的禽鸟来反驳对方。文章到此戛然而止,
文内容,体会故事中孩子应对
耐人寻味,留给读者一定的想象空间。课文目标旨
语言的巧妙。
在通过文言中言语的形式与内容,感受主客两人的
对话幽默风趣,一个借题发挥,富有内涵,说得巧;➢可以激发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一个随机应变,风趣委婉,答得妙,表现出斗智的
乐趣。
➢能默读课文,感受语言的风趣,
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手指》是丰子恺先生的一篇散文,文章生
➢了解五根手指的作用及不同特
动地刻画了五个鲜明的手指形象,令读者联
手指点,了解描写方法。
想到生活中类似的人,进而懂得“团结才有
力量”的道理。➢能由作者笔下的五根手指联想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第2课 百变纸盒 (教学设计)广美版(2024)美术一年级下册.pdf
- 第2课 独特的我(教学设计)广美版(2024)美术一年级下册.pdf
- 第2课《后方大基地》教学设计 黑龙江地方课程人文与社会.pdf
- 第3课 百变表情 (教学设计)广美版(2024)美术一年级下册.pdf
- 第3课 生日巧打(教学设计)广美版(2024)美术一年级下册.pdf
- 第3课《工业大摇篮》教学设计 黑龙江地方课程人文与社会.pdf
- 第二单元第1课 精彩瞬间 教学设计 人教版(2024)初中美术七年级下册.pdf
- 第二单元第2课 泥巴真好玩(教学设计)广美版(2024)美术一年级下册.pdf
- 第二单元第2课《律动青春》教学设计- 人教版(2024)初中美术七年级下册 .pdf
- 第三单元 第1课 广而告之 教学设计- 人教版(2024)初中美术七年级下册.pdf
- 12.2.1扇形图、条形图和折线图(第1课时) 课件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ppt
- 大单元任务制统编版语文五下第四单元第5课时 青山处处埋忠骨 教案.pdf
- 大单元任务制统编版语文五下第五单元第1课时 导读课 教学设计.pdf
- 12.2.1扇形图、条形图和折线图(第2课时) 课件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ppt
- 人教版中职心理健康 3.1 学会交往 沟通你我 课件.ppt
- 11.1.2不等式的性质(第1课时) 课件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ppt
- 12.2.2直方图(第2课时) 课件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ppt
- 人教版(2024)初中美术七年级下册综合练习题.pdf
- 12.2.3趋势图 课件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ppt
- 12.2.2直方图(第1课时) 课件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