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中风针灸治疗临床应用要点
演讲人:XXX
日期:
1
2
3
常用穴位与配穴
针灸作用机制
中风基础认知
目录
4
5
6
典型案例解析
风险防控要点
临床治疗方案
目录
01
中风基础认知
病因病机解析
内因
情志内伤、饮食不节、劳逸过度等导致脏腑功能失调,气血逆乱,脑脉痹阻或血溢脑脉之外。
01
外因
风、火、痰、瘀等邪气侵袭,上犯于脑,导致脑脉痹阻或血溢脑脉之外。
02
病理基础
肝肾阴虚、气血虚衰是发病的内在基础,风、火、痰、瘀是发病的外在条件。
03
临床表现分类
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肌肤不仁、舌强语謇等,以络脉瘀阻为主,无神志改变。
中经络
突然昏倒、不省人事、半身不遂、口眼歪斜等,以神志改变为主,病情较重。
中脏腑
中风后出现的半身不遂、语言不利、口眼歪斜等症状,需长期康复治疗。
中风后遗症
中西医诊断标准
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进行诊断,主要依据症状、体征、病史及舌脉象等综合判断。
中医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标准
诊断注意事项
参照世界卫生组织或各国相关指南进行诊断,主要包括神经系统症状、体征及影像学检查等。
需排除其他与中风相似的疾病,如脑炎、脑瘤、脑出血等,同时需关注患者的年龄、性别、既往病史等因素。
02
针灸作用机制
神经功能调节原理
神经可塑性
针灸能够促进神经可塑性,增强脑区之间的功能连接,从而改善中风后的运动、感觉等功能。
03
针灸可以刺激神经生长因子释放,促进受损神经元的修复和再生,保护神经元免受进一步损伤。
02
神经保护
神经调节
针灸能够调节神经系统的功能,包括神经传导、神经递质释放等,从而缓解中风后的神经功能缺损。
01
局部与全身效应关联
局部效应
针灸刺激穴位可以产生局部效应,如促进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痉挛等,有助于改善中风后的局部症状。
全身效应
局部与全身协同作用
针灸刺激穴位还可以通过经络系统产生全身效应,调节人体内分泌、免疫等系统,从而全面改善中风后的身体状况。
针灸的局部效应和全身效应相互协同,共同促进中风患者的康复进程。
1
2
3
近年来,针灸在中风康复中的临床应用越来越广泛,相关临床研究也不断增多。这些研究证实了针灸治疗中风的有效性,并为其推广提供了有力支持。
临床研究
针灸治疗中风的机制研究也取得了重要进展,如针灸对神经递质、神经生长因子等的影响,以及对大脑皮层功能重塑的调控作用等。这些研究为针灸治疗中风提供了理论依据,也为其在临床应用中的优化提供了方向。
机制研究
循证医学研究进展
03
常用穴位与配穴
主穴选择依据(如百会、内关)
位于头顶正中线与两耳尖连线的交点处,有醒脑开窍、回阳救逆的功效,主治头痛、眩晕、中风偏瘫等症。
百会
位于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有宁心安神、和胃降逆的作用,主治心痛、心悸、胃痛、呕吐等症,对中风患者的心血管功能有调节作用。
内关
辨证配穴策略
气血两虚型
配气海、血海、足三里等穴位,以益气养血、濡养筋脉。
03
配丰隆、足三里、脾俞等穴位,以健脾化湿、通络祛痰。
02
痰湿阻络型
肝阳上亢型
配太冲、行间、阳陵泉等穴位,以平肝潜阳、熄风止痉。
01
透刺与电针应用
如从百会透至前顶,或从内关透至外关等,可加强穴位的刺激强度和深度,提高疗效。
透刺
在选定穴位后,通过电针仪输出脉冲电流,以加强穴位刺激,促进气血流通,达到治疗目的。电针的波形、频率、强度等参数需根据患者病情和体质进行调整。
电针
04
临床治疗方案
急性期与恢复期施治差异
01
急性期治疗
以醒脑开窍、平肝熄风为主,选取头部穴位如百会、人中、合谷等,用泻法强刺激。
02
恢复期治疗
以疏通经络、调和气血为主,选取患侧肢体穴位如曲池、合谷、足三里等,用平补平泻法。
根据穴位和病情选用不同型号的毫针,如细针、长针等。
针具选择
针刺手法操作规范
根据穴位所在部位和病情轻重,掌握针刺深浅,避免伤及内脏。
针刺深度
根据穴位和经络的走向,选择正确的针刺方向。
针刺方向
采用提插、捻转等手法,以患者感到酸、麻、胀、痛为度。
针刺手法
疗程设定与疗效评估
根据病情轻重和患者身体状况,制定合理的疗程,一般10天为一个疗程,休息3-5天后进行下一疗程。
疗程设定
通过对比治疗前后的症状改善情况,评估针灸治疗的效果,如肢体活动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方面的改善。同时,注意观察患者的反应和耐受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疗效评估
01
02
05
风险防控要点
禁忌症与注意事项
恶性肿瘤、急性传染病、皮肤破损或感染、孕妇腹部、凝血功能障碍等。
禁忌症
避免空腹、过度疲劳、精神紧张;穴位选取要准确,避免误伤神经、血管;注意针具的消毒和卫生,避免交叉感染。
注意事项
晕针预防处理流程
01
预防措施
提前了解患者情况,解释针灸治疗过程,消除恐惧心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1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单元测试卷(共10套).pdf VIP
- 30题计划合同管理岗位常见面试问题含HR问题考察点及参考回答.pdf VIP
- 人体穴位大全及穴位按摩保健方法(动画图解).doc VIP
- 标准集合图集S161.pdf VIP
- 漏肩风.ppt VIP
- 朔黄铁路地质选线.ppt VIP
- 2023-2024学年北京西城区十五中高一(上)期中英语试题及答案.docx VIP
- 2025年职业教育信息化标杆校任务书 .pdf VIP
- 2025年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写作实践指导及范文.docx VIP
- JTGT F30-2014 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细则.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