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第3讲实验专题系统化突破第1课时基础先行——电学实验基础知识整合(一)基本仪器的使用及读数1.游标卡尺(1)构造:主尺、游标尺(主尺和游标尺上各有一个内、外测量爪),游标尺与深度尺是一个整体(如图所示)。
(2)原理:利用主尺的最小分度与游标尺的最小分度的差值制成。不管游标尺上有多少个小等分刻度,它的刻度部分的总长度比主尺上的同样多的小等分刻度少1mm。常见的游标卡尺的游标尺上小等分刻度有10格的、20格的、50格的,其读数见下表:刻度格数(分度)刻度总长度每小格与1mm的差值精确度(可准确到)109mm0.1mm0.1mm2019mm0.05mm0.05mm5049mm0.02mm0.02mm(3)读数:若用x表示从主尺上读出的整毫米数,K表示从游标尺上读出与主尺上某一刻线对齐的游标的格数,则记录结果为(x+K×精确度)mm。[注意]对于游标卡尺,无论哪种规格,读数(x+K×精确度)mm中的K值均不需要向后估读一位。
2.螺旋测微器(1)构造:如图,B为固定刻度,H为可动刻度。(2)原理:可动刻度H上的刻度为50等分,则螺旋测微器的精确度为0.01mm。(3)读数①测量时被测物体长度的半毫米数由固定刻度读出,不足半毫米部分由可动刻度读出。②测量值(mm)=固定刻度数(mm)(注意半毫米刻度线是否露出)+可动刻度数(估读一位)×0.01(mm)。
[针对训练]1.(1)如图甲、乙所示的两把游标卡尺,它们的游标尺分别为9mm长10等分、19mm长20等分,则读数依次为________mm、________mm。 (2)在测定一根粗细均匀合金丝电阻率的实验中,利用螺旋测微器测定合金丝直径的过程如图丙、丁所示,校零时的读数为________mm,测得合金丝的直径为________mm。
(3)图戊所示是电流表的刻度线,若使用0~0.6A量程时,对应刻度盘上每一小格代表________A,图中表针的示数是________A;若使用0~3A量程时,对应刻度盘上每一小格代表______A,图中表针示数为______A。(4)图己所示是电压表的刻度线,若使用0~3V量程时,每小格表示______V,图中指针的示数为______V;若使用15V量程,则这时表盘刻度每小格表示________V,图中表针指示的是______V。
(5)如图庚所示为旋钮式电阻箱,电流从接线柱A流入,从B流出,则接入电路的电阻为________Ω。今欲将接入电路的电阻改为2087Ω,最简单的操作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用两个这样的电阻箱,则可得到的电阻值范围为____________。解析:(1)题图甲读数:主尺读数为17mm,游标尺读数是5×0.1mm=0.5mm,最后结果是17mm+0.5mm=17.5mm。题图乙读数:主尺读数为23mm,游标尺读数是7×0.05mm=0.35mm,最后结果是23mm+0.35mm=23.35mm。(2)由于螺旋测微器校零时有误差,估读为0.003mm,测量后的读数为0.5mm+14.5×0.01mm=0.645mm,去掉校零误差,可得合金丝的直径为0.642mm。
(5)电阻为1987Ω。最简单的操作方法是将“×1k”旋钮调到2,再将“×100”旋钮调到0。每个电阻箱的最大阻值是9999Ω,用这样的两个电阻箱串联可得到的最大电阻为2×9999Ω=19998Ω,故两个这样的电阻箱可得到的电阻值范围为0~19998Ω。答案:(1)17.523.35(2)0.0030.642(0.640~0.644均可)(3)0.020.440.12.20(4)0.11.700.58.5(5)1987将“×1k”旋钮调到2,再将“×100”旋钮调到00~19998Ω
(3)正确读出图中各电表的读数:①如图庚,接0~3V量程时读数为______V;接0~15V量程时读数为________V。②如图辛,接0~3A量程时读数为______A;接0~0.6A量程时读数为________A。解析:(1)图a读数:整毫米是17mm,不足1毫米数是2×0.1mm=0.2mm,最后结果是17mm+0.2mm=17.2mm。图b读数:整毫米是23mm,不足1毫米数是17×0.05mm=0.85mm,最后结果是23mm+0.85mm=23.85mm。
答案:(1)17.223.85(2)0.486(0.484~0.488)0.536(0.534~0.538)4.077(4.076~4.078)5.66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原创]2026年《南方新课堂高考总复习》化学 第四章 第三节 氮及其化合物[配套课件].ppt
- 2025秋《三维设计 新课标高考总复习 地理》教师用书第九章.DOC
- [原创]2026年《南方新课堂高考总复习》化学 第十章 微专题九 实验综合题解题策略[配套课件].ppt
- 2025秋《三维设计 新课标高考总复习 物理》课件第3讲 电容器 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pptx
- 2025秋《三维设计 新课标高考总复习 物理》课件第4讲 “带电粒子在叠加场中运动”的分类强化.pptx
- 2025秋《三维设计 新课标高考总复习 物理》课时跟踪检测(十七) 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docx
- 2025秋《三维设计 新课标高考总复习 物理》课件第2讲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自感和涡流.pptx
- [原创]2026年《南方新课堂高考总复习》化学 第四章 第二节 硫及其化合物[配套课件].ppt
- 2025秋《三维设计 新课标高考总复习 地理》课件第一节 乡村和城镇空间结构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pptx
- 2025秋《三维设计 新课标高考总复习 物理》课件第2讲 固体、液体和气体的性质.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