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肌力评定(康复评定学).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三章肌力评定

学习目标掌握肌力及其影响因素掌握徒手肌力评定的操作程序、分级标准和检查注意事项掌握四肢及躯干主要肌肉的徒手检查方法熟悉肌力评定的目的、适应症和禁忌症及其分类其他

第一节肌力定义肌力(广义)肌肉收缩时产生的力量。(狭义)肌肉主动收缩时产生的力量,即静态或动态收缩的能力。肌无力(肌力低下)指一块肌肉或一组肌群主动收缩的能力下降甚至丧失。

肌的分类第一节肌力原动肌主动肌。发起和维持一个动作的主要作用的肌或肌群。如股四头肌是伸膝的主动肌。拮抗肌与原动肌作用相反的肌。如膝关节伸展时,股二头肌使膝关节屈曲,是股四头肌的拮抗肌。协同肌配合原动肌并随原动肌一同收缩的肌或肌群。分为副动肌、中和肌、固定肌。

第一节肌力副动肌:2~3块肌肉一起收缩时产生特定运动。中和肌:一组肌群收缩以消除原动肌收缩时在中间关节产生的不必要的运动。固定肌:肌收缩时固定近端关节,为远端关节运动提供稳定的基础,使原动肌工作得更有效。

第一节肌力肌收缩类型等长收缩肌力明显增加,但肌长度基本无变化,不产生关节运动等张收缩肌力基本不变,但肌长度缩短,引起关节运动向心性收缩离心性收缩等速收缩运动速度(角速度保持不变)

第一节肌力影响肌力的因素肌肉的横截面积:肌肉的力量是全肌纤维收缩力量的总和。肌肉生理横断面越大,绝对肌力越大。肌纤维的类型:白肌纤维(快肌纤维无氧代谢)+红肌纤维(慢肌纤维有氧代谢)。肌力的大小主要由肌肉中白肌纤维的数量决定。运动单位募集程度和神经冲动发放频率肌肉的初长度:肌肉在收缩前被牵拉至适宜长度(即静息长度的1.2倍时),肌肉收缩时会产生最大的力量。肌肉收缩的类型:离心收缩等长收缩向心收缩关节角度年龄与性别

第一节肌力评定目的1.确定有无肌力减弱及肌力减弱的部位与程度;2.辅助某些神经肌肉疾病的损伤定位诊断;3.预防肌力平衡引起的损伤或畸形;4.为康复方案的制定提供指导依据;客观评价康复治疗、训练的效果。

第一节肌力肌力评定的方法1、手法肌力测定(MMT)2、等长肌力检查(IMMT)isometric肌力收缩产生张力但不产生明显屈伸运动,称为肌肉的等长收缩。握力(正常值一般为体重的50%)捏力(正常值一般为握力的30%)背拉力(男性为体重的1.5~2倍,女性为1~1.5倍)腹背肌等长耐力实验

第一节肌力3、等张肌力检查(ITMT)isotonic肌肉克服阻力做功收缩,在牵动相应关节做全幅度运动时所克服的阻力值不变。完成一次全幅度运动所能对抗的最大阻力值成为此关节屈或伸的1RM。4、等速肌力检查(IKMT)isokinetic肌肉收缩做功,除对抗某种可变阻力外,所牵动的关节做等角速度圆弧运动。

第二节徒手肌力评定徒手肌力评定(MMT)是在特定体位下让患者做标准动作,通过触摸肌腹,观察肌肉克服自身重力或对抗阻力完成动作的能力,从而对患者肌肉主动收缩的能力进行评定。

第二节徒手肌力评定定义二徒手肌力检查(manualmuscletesting,MMT)是根据受检者肌肉或肌群的功能,让患者处于不同的受检位置,嘱患者在减重、抗重力或抗阻力的状态下作一定的动作,并使动作达到最大的活动范围。

第二节徒手肌力评定徒手肌力检查分级法级别标准相当于正常肌力的%0无可测知的肌肉收缩01有轻微收缩,但不能引起关节活动102在减重状态下能作关节全范围运动253能抗重力作关节全范围运动,但不能抗阻力504能抗重力、抗一定阻力运动755能抗重力、抗充分阻力运动1001916美国RobertLovett1936英国Henry﹠Flerence

第二节徒手肌力评定(二)补充分级法Lovett分级法肌力补充分级法0级0级(无)1级1级(轻微)1+级(较强)2级2-级(ROM50%)2+级(ROM50%)3级3-级(ROM50%)3+级(ROM50%)4级4-级(ROM50%)4+级(ROM50%)5级5-级(ROM50%)5+级(ROM100%)

第二节徒手肌力评定应用徒手肌力检查的一般原则1.检查是有关的主要动作肌和辅助肌共同完成的运动。2.必须具备一定的解剖、生理知识3.本法不适用

文档评论(0)

康复小白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康复课件 ppt 康复执考 康复考研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