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50项护理技术操作理论考试试题及答案
1.测量腋温时,体温计应放置的时间及正常范围是?
答案:放置时间10分钟,正常范围36.0-37.0℃。
解析:腋温测量需将体温计水银端置于腋窝顶部,紧贴皮肤,屈臂过胸夹紧,避免汗液影响。因腋窝温度受环境影响较大,需延长测量时间至10分钟以确保准确性。
2.无菌持物钳使用后应如何处理?
答案:立即闭合钳端,垂直放回无菌容器内,浸泡深度为轴节以上2-3cm或钳长的1/2。
解析:持物钳使用后需保持无菌状态,垂直放置可避免消毒液倒流污染钳端,浸泡深度不足会导致钳端暴露污染,过深则可能使轴节处消毒液残留影响下次使用。
3.静脉输液时,茂菲氏滴管内液面应控制在什么范围?调节滴速的依据有哪些?
答案:液面应在1/2-2/3处;滴速依据患者年龄(儿童20-40滴/分,成人40-60滴/分)、病情(心肺功能不全者慢滴)、药物性质(高渗液、含钾液、升压药慢滴)。
解析:液面过低易导致空气进入输液管,过高则不便观察滴速。儿童、老人及心肺功能不全者需减慢滴速以防循环负荷过重;刺激性药物或特殊药物(如硝普钠)需严格控制速度以保证疗效和安全性。
4.导尿术操作中,女性患者消毒顺序及范围是?
答案:初步消毒顺序:阴阜→两侧大阴唇→两侧小阴唇→尿道口→肛门;再次消毒顺序:尿道口→两侧小阴唇→尿道口(由内向外、自上而下)。消毒范围包括会阴部、尿道口周围及肛门。
解析:初步消毒从污染轻到污染重,避免交叉感染;再次消毒为无菌操作,需严格遵循“由内向外、单次使用”原则,确保尿道口周围彻底消毒,降低尿路感染风险。
5.心肺复苏(CPR)中,胸外按压与人工呼吸的比例(成人心跳骤停无高级气道时)及按压深度、频率是?
答案:比例30:2;按压深度5-6cm(成人),频率100-120次/分。
解析:2020版AHA指南强调高质量CPR,按压深度不足影响心输出量,过深可能导致肋骨骨折;频率过快或过慢均影响循环支持效果。30:2的比例平衡了胸外按压的连续性和通气需求。
6.鼻饲法中,确认胃管在胃内的三种方法是?
答案:①抽取胃液(pH≤4);②听气过水声(向胃管内注入10ml空气,听诊器于胃部闻及气过水声);③胃管末端置于水中无气泡溢出(排除误入气管)。
解析:抽取胃液是最可靠的方法,pH值可辅助判断;气过水声需结合注入空气量,避免因胃内原有气体干扰;末端置水无气泡可排除气管误插,但无法确认是否在胃内(可能在食管),需结合其他方法。
7.大量不保留灌肠的常用溶液、温度及液面高度是?
答案:常用0.1%-0.2%肥皂水或0.9%氯化钠溶液;温度39-41℃(降温用28-32℃,中暑用4℃);液面距肛门40-60cm(伤寒患者≤30cm)。
解析:肥皂水可刺激肠壁促进蠕动,但肝性脑病患者禁用(避免氨吸收);生理盐水适用于钠潴留患者。温度过高损伤肠黏膜,过低导致肠痉挛。液面高度过高压力大,可能引起肠穿孔,伤寒患者肠壁脆弱需降低高度。
8.电动吸引器吸痰时,成人、儿童的负压应控制在多少?每次吸痰时间不超过多久?
答案:成人-40.0--53.3kPa(-300--400mmHg),儿童-26.7--40.0kPa(-200--300mmHg);每次吸痰时间≤15秒。
解析:负压过高易损伤呼吸道黏膜,过低无法有效清除分泌物。每次吸痰时间过长会导致缺氧,需间隔3-5分钟重复操作,同时给予高流量吸氧。
9.氧气吸入时,如何判断缺氧程度?Ⅰ型与Ⅱ型呼吸衰竭的给氧原则分别是?
答案:轻度缺氧(PaO?6.67-9.33kPa,无发绀);中度缺氧(PaO?4.67-6.67kPa,有发绀);重度缺氧(PaO?<4.67kPa,显著发绀)。Ⅰ型(低氧血症型,PaCO?正常)给氧原则:高浓度(>35%);Ⅱ型(高碳酸血症型,PaCO?升高)给氧原则:低浓度(25%-29%)、低流量(1-2L/min)。
解析:Ⅱ型呼衰患者依赖低氧刺激呼吸中枢,高浓度吸氧会抑制呼吸,导致CO?潴留加重。Ⅰ型呼衰需快速纠正低氧,故可高浓度给氧,但需监测PaO?避免氧中毒。
10.血糖监测时,采血部位及消毒方法是?
答案:采血部位首选无名指或中指指腹两侧(神经末梢少,痛感轻);消毒用75%乙醇,待干后采血(避免酒精影响检测结果)。
解析:指尖两侧血管丰富且神经末梢较少,可减少疼痛和出血。酒精未干时采血会稀释血液,导致结果偏低;不可用碘伏消毒(含碘影响酶法检测)。
11.伤口换药时,无菌伤口与感染伤口的换药顺序是?揭除敷料的方法是?
答案:顺序:先换无菌伤口,后换感染伤口(或特异性感染伤口最后)。揭除敷料:用手揭除外层敷料,镊子揭除内层敷料(与伤口粘连时用生理盐水湿润后轻揭)。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