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ICS65.020.20B22
DB13
河北省地方标准
DB13/T5245—2020
高粱主要虫害免施农药防控技术规程
2020-09-18发布2020-10-18实施
河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13/T5245—2020
I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河北省农业农村厅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河北省农林科学院谷子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金萍、吕芃、籍贵苏、杜瑞恒、秦启联、卢峰、李瑞军、郑福敏、宋立荣、李洪义。
DB13/T5245—2020
1
高粱主要虫害免施农药防控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高粱主要虫害免施农药防控技术的总体要求、防控前准备和防控技术。
本标准适用于河北省高粱主要虫害防控。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4404.1粮食作物种子禾谷类
GB/T24689.2-2017植物保护机械杀虫灯
NY/T1166-2006生物防治用赤眼蜂
NY/T1611-2017玉米螟测报技术规范
DB13/T1725-2013高粱抗蚜性评级技术规程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赤眼蜂
属昆虫纲膜翅目赤眼蜂科的卵寄生性昆虫,本标准所指赤眼蜂种群是可以寄生于玉米螟、棉铃虫和桃蛀螟卵的松毛虫赤眼蜂和螟黄赤眼蜂等。
3.2
蜂卡
将赤眼蜂产卵寄生后发育到某一阶段的柞蚕卵,用无毒胶粘在A4大小的纸板上,制成卡片,用于田间释放赤眼蜂的一种商业化产品。
4总体要求
4.1主要虫害
河北高粱生产中的主要害虫及其生活习性见附录A。
4.2防控原则
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首选抗(耐)虫品种,协调运用物理、生物防治措施,避免使用化学农药,获得最佳经济、社会、生态效益。
DB13/T5245—2020
2
5防控前准备
5.1品种选择
选择适合当地生态条件的已登记抗蚜品种,优先选择散穗型品种,抗蚜级别鉴定参照DB13/T1725-2013执行。
5.2性诱剂诱芯
整个生长季,按每亩田地准备棉铃虫、玉米螟、桃蛀螟等主要鳞翅目害虫的性诱剂诱芯各36~60个。诱芯有效期为30d,暂时不用时应低温保存。
5.3昆虫诱捕器
每亩准备9~15台昆虫诱捕器,配合性诱剂诱芯使用。
5.4赤眼蜂
每亩准备两张蜂卡,赤眼蜂产品质量应达到NY/T1166-2006所规定的一级成品蜂标准。
5.5杀虫灯
每50亩准备1盏杀虫灯,杀虫灯应符合GB/T24689.2-2017要求。
6防控技术
6.1农业防控
6.1.1深翻
秋收后,秸秆还田粉碎要细,并进行土壤深翻和冬灌,减少越冬虫源。
6.1.2种植抗蚜品种
选择种植抗蚜品种,种子质量需符合GB4404.1规定。
6.2物理防控
6.2.1杀虫灯诱杀
每50亩架设1盏杀虫灯,可同时诱杀玉米螟、棉铃虫等多种鳞翅目害虫。
6.2.2性诱剂诱杀
6.2.2.1诱捕器数目
每亩每种防治害虫安装3~5套诱捕器,根据害虫发生时期和危害程度,可更换诱芯,调整各害虫诱捕器数量。
6.2.2.2诱捕器安装
将诱捕器安装在田间道路边上,远离房屋、树木、公路,且便于观察的地方,诱捕器底端距离地面1.7m~1.8m,相邻诱捕器间隔至少50m。
DB13/T5245—2020
3
6.2.2.3注意事项
定期清理诱捕到的成虫,每隔30d更换一次诱芯。
6.3赤眼蜂生物防控
6.3.1虫情监测
出苗后,即可开始监测害虫发生。每亩每种防控害虫安装1台诱捕器,安装方法同6.2.2.2,同时监测多种害虫时,不同诱捕器间隔100m~150m。每天观察成虫情况,在成虫始盛期释放赤眼蜂,日期确定参照NY/T1611-2017进行。
6.3.2赤眼蜂释放
6.3.2.1释放时间
在害虫成虫始盛期,避开大雨、大风等恶劣天气,选择清晨或傍晚放蜂。
6.3.2.2放蜂量
每亩放蜂量约2万头。
6.3.2.3释放密度
每亩均匀设置2个放蜂点,第一个放蜂点均距离地边15m~20m,各放蜂点间隔30m~40m。
6.3.2.4蜂卡位置
选择植株背阴侧,心叶下第三、第四片叶,卷曲叶片,用牙签将蜂卡别在内侧靠近叶脉部位,避免阳光直射。
6.3.2.5注意事项
若不能及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高清版)DB13∕T 5169-2020 小麦季低温秸秆促腐菌剂施用技术规程.docx
- (高清版)DB13∕T 5172-2020 榆黄蘑栽培技术规程.docx
- (高清版)DB13∕T 5176-2020 板栗种植气象服务规范.docx
- (高清版)DB13∕T 5181-2020 尾矿库溃坝泥石流数值模拟技术规程.docx
- (高清版)DB13∕T 5183-2020 人工湿地水质净化工程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技术规范.docx
- (高清版)DB13∕T 5184-2020 人工湿地水质净化工程技术规范.docx
- (高清版)DB13∕T 5185-2020 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实验室废弃物管理规范.docx
- (高清版)DB13∕T 5186-2020 桥梁预应力孔道压浆密实度无损检测技术规程.docx
- (高清版)DB13∕T 5189.3-2020 天然植物提取物中危害成分检测 第3部分:正己烷、丙酮、乙酸乙酯、甲醇和乙醇5种有机溶剂残留的测定.docx
- (高清版)DB13∕T 5189.4-2020 天然植物提取物中危害成分检测 第4部分:辣椒提取物中砷、铅、镉、铬、汞的测定.docx
- (高清版)DB13∕T 5246-2020 二季作区春马铃薯两膜覆盖栽培技术规程.docx
- (高清版)DB13∕T 5247-2020 地下蛋鸡舍建设技术规范.docx
- (高清版)DB13∕T 5248-2020 共用托盘流转服务规范.docx
- (高清版)DB13∕T 5249-2020 公共服务能源消耗限额标准编制指南.docx
- (高清版)DB13∕T 5250-2020 光伏声屏障应用技术导则.docx
- (高清版)DB13∕T 5252-2020 HDPE内衬修复供水管道技术规程.docx
- (高清版)DB13∕T 5253-2020 农村坑塘生态治理工程技术规程.docx
- (高清版)DB13∕T 5256-2020 石墨烯改性导电聚苯乙烯材料通用技术规范.docx
- (高清版)DB13∕T 5257-2020 “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规范.docx
- (高清版)DB13∕T 5259-2020 跳台滑雪气象服务规范.docx
最近下载
- 2025中新天津生态城管委会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党务指导员3人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四川省普通国省干线公路养护工程设计(咨询)指南.pdf VIP
- 2025“人工智能+”教育行业应用白皮书.pdf VIP
- 铅富氧侧吹还原炉开炉生产实践.doc VIP
- 2025年部编人教版(统编新教材)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docx
- 新建LNG加气站运营管理方案与实施策略.docx VIP
- 标准田字格A4纸空白打印版10页.pdf VIP
- 第四单元 声之交响 课件高二上学期音乐人音版(2019)必修2 歌唱.pptx VIP
- 猎聘2025年Q3招聘调研报告.pdf VIP
- 高中校园足球活动与体育教学改革的融合探讨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