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呼吸支持治疗器械相关压力性损伤的预防.pptxVIP

成人呼吸支持治疗器械相关压力性损伤的预防.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成人呼吸支持治疗器械相关压力性损伤的预防Preventionofrespiratorysupporttherapeuticdevice-relatedpressureinjuryinadults

中华护理学会团体标准T/CNAS3410-14发布2024-01-01实施

目录1范围2规范性引用文件3术语和定义0前言4基本要求5风险因素评估6皮肤和组织评估7预防措施

前言起草单位: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北京大学护理学院、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东部战区总医院、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中日友好医院、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主要起草人:王泠、刘晓黎、马蕊、王雯、王志稳、杨萍、胡爱玲、金尚怡、陈振江、蒋琪霞、成守珍、陈少珍、汪晖、余洪兴、赵培玉、兰美娟、孙艳、胡宏鸯。

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成人使用呼吸支持治疗时器械相关压力性损伤的风险因素评估、皮肤和组织评估及预防措施。本文件适用于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的护理人员。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本文件没有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一系列改善、维持、替代自主呼吸作用的技术手段的总称,主要包括氧气吸入疗法、无创和有创机械通气。呼吸支持治疗respiratorysupporttherapeutic1用于呼吸支持治疗的相关器械及其固定装置,主要包括鼻导管/鼻塞、鼻罩、口鼻面罩、全脸面罩、气管切开套管及固定装置、气管插管及其固定装置。呼吸支持治疗器械respiratorysupporttherapeuticdevice2以诊断或治疗为目的的医疗器械或非医疗器械(如床上物品、家具和设备等)持续接触皮肤和组织所致的压力性损伤,其形状通常与接触器械的式样或形状相符合。器械相关压力性损伤device-relatedpressureinjury,DRPI3

4基本要求4.1应对使用呼吸支持治疗的患者进行全面的动态评估,包括风险因素评估、皮肤和组织评估。4.2应与医师、患者和/或照顾者共同制订并实施个性化的DRPI预防措施。任何时候都要遵循的要求

5风险因素评估5.1在使用呼吸支持治疗器械前,应从患者相关因素、器械使用相关因素两个方面识别发生DRPI的风险因素(见表1)。

5风险因素评估5.2当患者出现以下情况时,应再次评估发生DRPI的风险因素:——病情变化;——更换或重置呼吸支持治疗器械;——更换预防性敷料;——患者主诉器械接触部位不适或疼痛。

6皮肤和组织评估6.1在使用呼吸支持治疗器械前及每次风险因素评估时,应进行皮肤和组织评估;在使用呼吸支持治疗器械期间,应评估皮肤和组织至少2次/日:——使用鼻导管/鼻塞的患者,应重点关注鼻孔边缘、鼻前庭处、面颊、耳后及颈部;——使用鼻罩的患者,应重点关注眼内眦、鼻梁、面颊及口鼻之间的皮肤;——使用口鼻面罩的患者,应重点关注眼内眦、鼻梁、面颊及下颌;——使用全脸面罩的患者,应重点关注额头、面颊及下颌;——行气管插管的患者,应重点关注口唇、舌面及面颊;——行气管切开的患者,应重点关注气管切开处及颈部。

6皮肤和组织评估6.2应评估与呼吸支持治疗器械接触处及周围皮肤和组织有无完整性受损、颜色异常、温湿度改变、水肿、硬结或水疱及感觉异常等。

7预防措施7.1.1应保持与呼吸支持治疗器械接触处及周围皮肤和组织清洁,及时清除汗液、分泌物等。7.1.2对于营养不良或有营养不良风险的患者,宜与临床营养师、医师共同制订并实施个性化营养支持计划。7.1去除或减轻患者相关DRPI的风险因素

7预防措施7.2.1应根据医嘱、呼吸支持治疗的目的,结合医疗机构现有器械及患者病情、面部轮廓选择呼吸支持治疗器械。7.2.2宜选择材质柔软、大小合适的呼吸支持治疗器械。7.2.3应结合产品说明书和患者情况,正确佩戴和固定呼吸支持治疗器械:——行无创通气的患者,应使面罩与脸部平行,呼吸机显示的漏气量≤30L/min;——固定经鼻气管插管时,可使用加强胶布或抗过敏胶布;固定经口气管插管时,可使用固定器或加强固定胶布和系带双重固定。使用胶布时,宜采用无张力固定;——固定气管切开套管时,固定带与皮

文档评论(0)

笔的盖子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护士职业证书持证人

从事护理研究和急危重症护理工作多年,具有丰富的研究经验和临床工作经验。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7月05日上传了护士职业证书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