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ICS67.080
B31
T/GDSMM
广东省种子协会团体标准
T/GDSMMXXX-2020
溪黄草标准化种植技术规程
TechnicalspecificationforstandardizedplantingofRabdosiaserra
(征求意见稿)
2020xxxx
年月日发布2020年xx月xx日实施
广东省种子协会发布
T/GDSMMXXX-2020
溪黄草种植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技术规程规定了溪黄草种植的产地条件、生长条件、苗木培育、栽培技术要求与田间管理等内容
和技术。
本技术规程适用于溪黄草规范化种植、病虫害管理等生产技术活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GB3095—201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15618—1995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GB5084—2005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T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WM-T2—2019药用植物及制剂外经贸绿色行业标准
NY/T394-2013绿色食品肥料使用准则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溪黄草
在本标准规定的范围内,野生或种植的唇形科香茶菜属植物。
3.2有机肥
利用生物发酵技术生产,经检测达到规定质量要求的有机肥料。
4.产地条件
4.1自然条件
4.1.1空气质量
应符合GB3095的规定。
4.1.2土壤质量
应符合GB15618的规定。
4.1.3灌溉水质量
应符合GB5084的规定。
4.2生长条件
1
T/GDSMMXXX-2020
溪黄草喜光照,属长日照植物。适宜在温度5-35℃,海拔1500m以下,土质疏松、肥沃,土层深
厚,土壤pH值5.5-7.0的沙壤土生长。
5.苗木培育
溪黄草繁育方法包括:种子繁殖、扦插繁殖和分株繁殖。种植时宜采用轮作方式进行。苗床需搭塑
料温棚保温,除去温棚后,加盖遮阳网。
5.1苗床准备
溪黄草育苗选择疏松肥沃,土层深厚,排灌方便,向阳的沙壤土作育苗地,清除杂物后全垦或半垦,
充分细土,并进行消毒。整地时要用细河沙拌匀改良。苗床土团要细,畦面土要平,四周开沟,一般畦
宽1.2米,沟深20~30厘米。
5.2种子繁殖
用40-55℃的温水浸种,搅拌至水冷却后换清水浸泡24h,再将晾干后的种子与细砂或细土按1∶10
(或1∶5-1∶6)比例与种子拌匀播种。待苗长至10厘米以上,具8~10片叶时可移植。
5.3扦插繁殖
每年2-8月份进扦插,选取健壮枝条,裁成长10-15厘米的插条,用生根粉浸泡处理,苗床开横沟,
将插条斜插于沟壁,上端露出土面为插条的1/4~1/3,覆土压实。扦插株行距4cm×5cm。扦插15天后
可移植。
5.4分株繁殖
当年收获的匍匐根茎(老头)集中密植,待翌年春季匍匐根茎上长出分蘖的新苗,用这些分蘖作种
苗进行移植。
5.5定植
早春育苗,小苗可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即清明前后)移栽,此时适逢雨季,气温也适宜,移栽苗
易成活,易恢复生长。
6栽培管理
6.1给排水
幼苗移植后,早晚需淋水,早春则用地膜覆盖,以保温保湿。苗期注意浇水保苗;植株封行后,经
常灌水。雨季要及时排除田间积水。
6.2中耕除草
每年中耕3-4次,及时清除种植床的杂草。封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