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高考语文文言文复习专题汇总解析—120个文言实词精编(三)
21、度??????
【词义推导】
“度”本义为“量长短”,引申出“计算”和“量长短的标准”之义。心里“计算”表达为“推测,揣度”;由“标准”则引申出“尺度”,进一步又引申出“法度、制度”。
【词义例释】
读音一:dù
(1)名词
①计量长短的标准
宁信度,无自信也。(《郑人买履》)
——宁可相信所量的尺寸,也不相信自己的脚。
②限度
生之有时而用之无度,则物力必屈。(《论积贮疏》)
——生产是有季节的,而使用却没有限度,那么物资一定会很快耗尽。
乐盘游三驱以为度《谏太宗十思疏》限度
――游乐忘返地打猎时,就要想到古人说的“一年三次”田猎作为限度。
③制度,法度
内立法度,务耕织。(《过秦论》)
——对内设立法令制度,发展农业生产。
④气度,常态
卒起不意,尽失其度。(《荆轲刺秦王》)
——事情发生得突然,没有料到,(群臣)全都失去了原有的气度。
(2)量词,次,回,个
崔九堂前几度闻。(《江南逢李龟年》)
——在崔九的堂前也有几次听到你的乐曲。
(3)动词
①谱写,创制(歌曲)
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姜夔《扬州慢》)
——我内心感到悲怆,感慨扬州的今昔变化,于是自己创制了这首曲子。
②过
春风不度玉门关。(《凉州词》)
——春风吹不过玉门关。
秋月春风等闲度《琵琶行》
――轻轻地度过了多少个秋夜春天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木兰诗》
――行军万里奔赴战场作战,翻越关隘和山岭就象飞过去那样迅速。
读音二:dúo
(1)动词
①丈量,量度,计算,
即量腹而食,度足而居,吾以知其必不敷矣。(《治平篇》)
——就算是计算着肚子分配吃的,计算着身量分配住处,我也能知道那是一定不够用的了。
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孟子》
――用称称过,这样之后才知道物体的轻重;用尺量过,这样之后才知道物体的长短。
②推测,估计
度我至军中,公乃入。(《鸿门宴》)
——估计我到了军中,你再进去。
【成语助记】
暗度陈仓:度:度过。指正面迷惑敌人,而从侧翼进行突然袭击。亦比喻暗中进行活动。
风度翩翩:风度:风采气度,指美好的举止姿态;翩翩:文雅的样子。举止文雅优美。形容男子。
审时度势:度:估计、揣度。观察分析时势,估计情况的变化。是说人的主观能动性能分析利用条件,达到活动的最佳效果。
置之度外:度:考虑。放在考虑之外。指不把个人的生死利害等放在心上。
度长絜大:?度:推测,估计;絜大:用绳子量物体周围的长度。比量长短大小,以便找出差距。
其他如:审时度势??度日如年?风度翩翩?普度众生?金针度人?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宽宏大度?挥霍无度
【迁移练习】
宋妻往市买鞋,途遇小涧,一跃度()之,至市方忆忘度(),徘徊几度()欲反.度()之再三,则度()其夫脚之大小,未成,反家,其夫见妻空反,以为玩乐无度(),责其不知以脚度()鞋之大小。后人度()曲词讽之,以为其家如国,无法度(),岂不谬哉??
【故事助记】
宋妻往市买鞋,途遇小涧,一跃度(越过)之。至市方忆忘度(尺码),徘徊几度(次)欲反.度(考虑)之再三,则度(估计)其夫脚之大小,未成,反家,其夫见妻空反,以为玩乐无度(限度),责其不知以脚度(衡量)鞋之大小。后人度(创作)曲词讽之,以为其家如国,无法度(法度),岂不谬哉?
译:宋人的妻子去市场上买鞋,途中遇到一个小涧,一跳渡过了它。她到了集市上才想起来没有带度尺,徘徊几次想要返回,再三斟酌,推测她丈夫脚的大小,没有成功,返回了家,她的丈夫见妻子空着手返回家,以为她玩乐没有限度,责怪她不知道用脚测量鞋的大小。后人创作了曲词讽刺这件事,认为宋人的家像国一样,没有法度,难道不是很荒谬吗?
【高考链接】
(2019·全国卷Ⅰ)易服色,法制度,定官名度:制度,法度
(2017·山东卷)贞度叔陵将有异志度:推测,估计
(2015·江苏卷)以法度检束士度:制度,法度
非
【词义推导】“非”是象形字,金文像两翅相背,表示违背、违反。“非”本义为“不对的,不合理的”。作动词时即“认为不对”。词义是否定的,故而虚化为否定副词。?
【词义例释】
(1)动词
①讥评,责难,认为不对,反对
是已而非人,俗之同病。(刘开《问说》)
——认为自己正确,别人不对,这是世俗的通病。
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逍遥游》)
――世上的人们都赞誉他,他不会因此越发努力,世上的人们都责难他,他也不会因此而更加沮丧。
②用在判断句中,相当于“不是”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
——人不是生来就懂得道理的,谁能没有疑难问题呢?
此物故非西产(《促织》)
――这东西本来不是陕西出产的。
遇不可,必达其志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