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生物性病原及其所致病害识别.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4)致病作用:1)穿刺吸食和在组织内造成的创伤。2)食道腺的分泌物对植物破坏作用最大。3)能传播其他病原生物(棉枯萎病,葡萄扇叶病毒病,小麦蜜穗病等),引起复合侵染.食道腺的分泌物,除去有助于口针穿刺细胞壁和消化细胞内含物便于吸取外,大致还可能有以下这些影响:(1)刺激寄细胞的增大,以致形成巨型细胞或合胞体;(2)刺激细胞分裂形成瘤肿和根部的过度分枝等畸形;(3)抑制根茎顶端分生组织细胞的分裂;(4)溶解中胶层使细胞离析;(5)溶解细胞壁和破坏细胞。四、植物病原线虫第31页,共71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5)危害症状:1)植物地上部的症状有顶芽和花芽的坏死,茎叶的卷曲或组织的坏死,形成叶瘦或种疫等2)根部受害的症状,有的生长点被破坏而停止生长或卷曲,根上形成瘤肿或过度分枝,根部组织的坏死和腐烂等。3)多肉的地下根或茎受害后。组织先坏死,以后由于其它微生物的侵染而腐烂。根部受害后,地上部的生长受到影响,表现为植株矮小,色泽失常和早衰等症状,严重时整株枯死。四、植物病原线虫第32页,共71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2.植物病原线虫的分类分类依据是形态学的差异全世界有50多万种,在动物中是仅次于昆虫的一庞大类群Chitwood夫妇(1950)提出将线虫单独建立一个门线虫门(nematoda),再根据侧尾腺口(Phasmid)的有无,分为2个纲:侧尾腺口纲(Secernentea)和无侧尾腺口纲(Adenophorea)。植物病原线虫主要分布在垫刃目和矛线目两个目内,垫刃目属于侧尾腺口纲,矛线目属于无侧尾腺口纲。四、植物病原线虫第33页,共71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寄生性植物:植物由于根系或叶片退化,或者缺乏足够的叶绿素,不能自养,必须从其它的植物上获取营养物质而营寄生生活,称为寄生性植物。寄生性种子植物:大多数属于高等种子植物,能够开花结籽,又称为寄生性种子植物。例如:菟丝子科。1.寄生性:根据与寄主的依赖关系。半寄生:有叶绿素,形态上有叶,可以光合作用,但无根,通过吸根与寄主建立寄主关系,才能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和无机盐,又称水寄生。全寄生:无真正的叶或叶片褪化成鳞片,无叶绿素,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也没有根,从寄主植物上获取自身生活需要的全部营养物质,包括水分、无机盐和有机物质等。五、寄生性(种子)植物第34页,共71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据寄生的部位不同分:1)茎寄生:桑寄生和菟丝子都是寄生在地上部分。2)根寄生:列当2.致病作用:1、对营养物质的争夺。寄生性植物都有一定的致病性,致病力因种类而异。半寄生类对寄主的致病力较全寄生要弱。全寄生致病能力强,主要寄生在一年生植物上,可引起寄主植物黄化、生长衰弱、严重时造成大片死亡,对产量影响极大。半寄生主要寄生在多年生木本植物上,寄生初期对寄主无明显影响,后期群起较大时造成寄主生长不良和早衰,最终亦会导致死亡,但树势退败速度较慢。2、传播病毒:菟丝子。3、寄生性藻类影响观赏植物外观,影响光合作用五、寄生性(种子)植物第35页,共71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2.繁殖和传播繁殖:种子繁殖:寄生性种子植物。孢子繁殖:寄生性藻类,产生游动孢子或接合孢子。种子传播:被动传播:风力、鸟类(桑寄生)、种子调运(菟丝子)。主动传播:果实吸水开裂,弹射种子,如列当、独脚金。孢子传播:寄生性藻类以游动孢子经风雨传播。五、寄生性(种子)植物第36页,共71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3.主要类群菟丝子科:菟丝子属(Cuscuta)列当科:列当属(Orobanche)桑寄生科:桑寄生属(Loranthus)槲寄生属(Viscum)樟科:无根藤属(Cassytha)玄参科:独脚金属(Striga)1)桑寄生桑寄生科Loranthaceae,桑寄生属Loranthus寄生阔叶树,半寄生,茎寄生,分布于温带和亚热带,经鸟类消化道传播。五、寄生性(种子)植物第37页,共71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木本树木的半寄生植物,鸟类传播,吸根。桑寄生Loranthuseuropaeus第38页,共71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浆果木本树木的半寄生植物,鸟类传播,吸根第39页,共71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3.主要类群2)槲寄生桑寄生科Loranthaceae槲寄生属Viscum

文档评论(0)

xiaolan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你好,我好,大家好!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140162041000002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