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铁路与环境的和谐发展之路.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3

中国铁路与环境的和谐进展之路

一、铁路对环境的影响

近年来,中国铁路进展快速,铁路的建设和运营,不仅给人们的出行和货物的运输带来了极大的便利,而且带动了区域经济的快速进展。但是,它也又给生态环境带来较大的压力。

铁路建设工程施工期环境影响主要表现为土地占用、水土流失、生态破坏;运营期环境影响主要表现为列车运行及车、机、工、电段(所)和车站,排放的废气、废水、废渣、粉尘以及噪声、振动、电磁辐射等带来的环境污染。

铁路线路可能穿越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文物以及特别生态功能区;路基修建过程中占用土地,对地表植被的破坏,引发水土流失和植被生物量损失;牵引变电所电磁辐射,列车运行电磁辐射,对人体影响、对电视接收及电磁敏感设施都有较大的影响的。

二、中国铁路与环境和谐进展

中国的铁路建设与环境保护和谐进展。环境保护“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观念,已被人们广泛地承受并认真地实践着。青藏铁路的建设,朔黄铁路的运营,以及京沪高铁的修建都说明白这一点。

在保护生态环境中建设青藏铁路

青藏铁路环保举世关注。

青藏高原是地球的“第三极”,素有“世界屋脊”之称,既是我国和东南亚

地区的“江河源”,也是世界山地生物物种一个重要的起源和分化中心。其自然

生态环境既原始独特又脆弱敏感,被世界自然基金会列为“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最优先地区,也被我国政府列为“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打算”的优先保护区域。因此,在青藏高原修建铁路,不仅工程困难、技术难度大,而且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恢复也极为困难,工程建设与环境保护举世瞩目。

高寒、独特、原始和极其脆弱是这一区域生态环境的显著特征。而野生动物保护、高原植被恢复以及湿地、湖泊环境保护和冻土环境保护,更是铁路建设面临的环保难题。

青藏铁路开工两年多以来,青藏铁路公司和青藏铁路建设总指挥部在铁道部领导下,在国家环保总局等有关部委指导下,以猛烈的政治责任感,坚持“预防为主、保护优先、开发和保护并重”的指导思想,在工程建设中洪亮地提出了“质量环保双优”的工作方针,把环境保护与工程质量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落实建设中的环保措施。为了搞好青藏铁路建设,铁道部党组对青藏铁路的设计、施工、监理单位提出了“拼搏奉献、依靠科技、保障安康、疼惜环境、争创一流”的要求,把环境保护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鼓励全体参战职工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地建设好世界一流高原铁路。

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主任委员毛如柏认为,从青藏铁路的建设实践看,把青藏铁路建设成为一条生态铁路具有特别重要意义,为国家大型建设工程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人与自然和谐树立了典范。

朔黄铁路公司走环保之路

朔黄铁路公司,是我国西煤东运的其次大能源通道。在铁路建设和运营期,

公司加强铁路沿线生态环境建设,勇于担当起环境保护的社会责任,将环境保护工作融入企业进展的每一个环节中,在规划设计、施工建设和运营过程中,坚持环境保护和铁路建设协调进展,企业进展与地方建设相互促进的原则,走出了一条可持续进展的朔黄之路

朔黄铁路西段穿行在恒山、云中山脉和太行山脉间。为保持西段远古时代的自然风貌,最大限度地削减工程开挖,避开切割山体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线路走向多以长大隧道穿越山体为主,形成了铁路西段桥隧相连的局面。77条长达66公里的隧道总长占全线的32%。最高桥墩61.5米,最大桥跨80米,桥梁

396座总长达81公里。建设了占该段线路总长32%的桥梁隧道,虽然大大增加了工程投资,但却有效地削减了工程开挖和填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最大限度地保持了铁路沿线的自然风貌。为了保护沿线的文物,投入421万元对沿线20余处文物进展了勘察,选线时避开了河北境内战国时期的“中山国国都遗址”文物保护区。在铁路经过的山西省五台县和定襄县,有丰富的滹沱河地下泉水群。朔黄铁路西段15次跨越滹沱河,根本完整地保护了该地区的地下泉水系。同时,为山西忻州的南庄引水工程和定襄县坪上水库工程的将来建设留足了高程。这些措施的实施,根本保持了铁路沿线的原有生态环境,实现了与自然的和谐建设。

高铁的进展引人注目

近年来,高速铁路的建设取得长足进展,为促进经济社会进展、保障人民群众交通出行等做出重要奉献。

在的历史时期,在加快建设高铁的同时,更加留意交通进展的总体规划,

更加留意建设速度和实际效益,必需使建设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相处。固然,我们的高铁建设必定存在问题。当问题消灭时,我们必需准时解决。确定不能由于建设高铁而对环境在成破坏。我们以京沪高铁为例来讲一讲高铁的进展给环境带来的影响,以及我国为解决这些问题而实行的措施。

首先,京沪高速铁路经过地区,长江以北为华北大平原,地形较为平坦,多为耕地;长江以南为宁镇丘陵区,地形起伏,无锡至上海间为长江下游水网化平原区。全线占用土地面积

文档评论(0)

写作定制、方案定制 + 关注
官方认证
服务提供商

专注地铁、铁路、市政领域安全管理资料的定制、修改及润色,本人已有7年专业领域工作经验,可承接安全方案、安全培训、安全交底、贯标外审、公路一级达标审核及安全生产许可证延期资料编制等工作,欢迎大家咨询~

认证主体天津析木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IP属地天津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120102MADGNL0R92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