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5_T2482-2022_中密度纤维板霉变菌检测技术规范_广西壮族自治区 conv.docxVIP

DB45_T2482-2022_中密度纤维板霉变菌检测技术规范_广西壮族自治区 conv.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ICS07.100.01

CCSB70 45

广 西 壮族 自 治区地 方标 准

DB45/T2482—2022

中密度纤维板霉变菌检测技术规范

Testingspecificationformildewofmediumdensityfibreboard

DB45/T2482—2022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起草。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局提出、归口并宣贯。本文件起草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宋贤冲、张照远、王军锋、陈文渊、唐健、黎小波、王会利、石媛媛、郭丽梅、

邓小军、陈桂丹、黄家毅、覃祚玉、覃其云、潘波、梁杰培、陈文江。

DB45/T2482—2022

中密度纤维板霉变菌检测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中密度纤维板霉变菌的术语和定义、检测方法、结果判定。本文件适用于中密度纤维板霉变过程中产生的脉孢菌属(Neurosporasp.)和木霉属(Trichoderma

sp.)真菌的定性检测。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1718 中密度纤维板

NY/T2811 橡胶树棒孢霉落叶病病原菌分子检测技术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DB45/T2482—2022

4.3 培养基和试剂

PDA培养基(按NY/T2811的规定配制)、无菌水、75%乙醇。

4.4 取样

使用无菌手术刀切取中密度纤维板霉变部位,装入无菌聚丙烯袋中,保存在0℃~4℃的低温保存箱中带回实验室备用,如不立即处理,则应放置于4℃环境中保存。

4.5 分离

4.5.1 稀释

将4.4中的样品(如样品过大则应切取约2cm×2cm大小的样品)加入盛100mL无菌水的500mL三角瓶中,振荡10min,使样品均匀地分散在稀释液中成为样品悬液;吸取1mL样品悬液到9mL无菌水中,按10倍法依次稀释,通常稀释到10-3。在每次吸取样品悬液时,所用的吸管在稀释液中反复吸入吹出悬液3~5次,使管壁吸附部分饱和以减少因管壁吸附而造成的误差,并使悬液进一步分散。

4.5.2 涂布

先于已灭菌培养皿中加入15mL的PDA培养基,凝固后,用1mL无菌吸管吸取一定稀释度的样品悬液,加0.05mL于培养基表面,然后立即用玻璃刮刀将悬液均匀地涂抹于培养基表面。用同一支吸管接种同一样品不同稀释度的悬液时,应从高稀释度开始,然后依次接种较低稀释度的悬液。

DB45/T2482—2022

4.8 菌落观察

取出培养皿,用肉眼或放大镜观察菌落的生长或发育速度、菌落的颜色、菌落表面质地、菌落边缘、培养基颜色变化等,并记录在附录B中。

4.9 显微观察

取一片洁净的载玻片,在中央滴一滴无菌水。用接种针或解剖针从培养皿的纯化菌落上挑取少许含有子实体的菌体,放入载玻片的液滴中,并将菌丝体挑开。用镊子取盖玻片,从一边轻轻加盖,避免产生气泡,如果有气泡,可在酒精灯上短时加热除去。用显微镜观测载玻片标本中菌丝、子实体、孢子等的特征,并记录在附录B中。

5 结果判定

将4.8和4.9的观察结果与附录A和附录C进行对照,确定菌属。

DB45/T2482—2022

附录A(资料性)

脉孢菌属和木霉属的主要形态特征

A.1 脉孢菌属Neurosporasp.

子囊菌亚门、子囊菌纲、粪壳霉目、粪壳霉科的一属。菌落生长迅速,菌丝蔓延生长、无色、有横隔、多核,生孢子的气生菌丝无规律地向空中生长,呈双叉式分枝。分生孢子球形或近似球形、成链、单细胞。子囊壳簇生或散生,光滑或具有松散菌丝,呈无毛或有毛状,壁亚革质或炭质,褐色或褐黑色。顶部突起处生孔口乳头状或短嘴状。子囊壳内最初充满具分隔的侧丝,当形成子囊时侧丝消失,继后子囊发育充满子囊壳。子囊圆筒形,含4~8个孢子。子囊孢子椭圆形,初期无色,成熟时变为黑色或墨绿色,单细胞,带有纵的纹饰故称脉孢霉。菌落最初白色、粉粒状,很快变为淡黄色、绒毛状,成熟时上层覆盖成团块的分生孢子。主要根据子囊壳、子囊和子囊孢子的大小进行分类。

A.2 木霉属Trichodermasp.

半知菌亚门、丝孢纲、丝孢目、从梗孢科的一属。菌落生长迅速,棉絮状或致密如毡,产孢丛束区常排列成同心轮纹,表面为不同程度绿色,反面无色或有色,气味有或无。主要特征为菌丝有隔,分枝繁复。分生孢子梗为菌丝的短侧枝,其上对生或互生分枝,

文档评论(0)

wsb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学生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