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雹的危害和防治措施_1.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冰雹的危害和防治措施

Harmofhailanditspreventionandcontrolmeasures

(整改措施)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YB-BH-004283

工作报告|WorkReport

整改措施

冰雹的危害和防治措施

说明:工作报告是范文中的一种形式。它是指使用的群体按照有关规定,定期或不

定期地向上级或对象报告工作。报告的内容包括近一段的工作情况和下一段工作部

署。本内容可以放心修改调整或直接使用。

冰雹的危害和防治措施

一、冰雹的危害

冰雹虽然持续时间不长,一般为数分钟,可是来势猛,强度大,还常常伴随

着狂风暴雨,所以往往给局部地区农业造成严重损失,甚至颗粒无收。冰雹的危

害决定于降雹范围、雹块大小、持续时间及堆积厚度。冰雹对作物的危害是很大

的,可使农作物遭受机械损伤。作物种子及其发育阶段,大的冰雹袭击猛或下雹

时间较长,农作物受害就重。处在开花期或成熟期的作物较处在幼苗期受害重,

甚至能造成毁灭性的伤害。果树林木遭到雹灾,当年和以后的生长均受影响,

受到创伤还易发生病虫害。除了对农作物的影响,大的冰雹常常毁坏庄稼和砸伤

人畜,造成灾害。冰雹对交通运输、房屋建筑、工业等方面也都有不同程度的危

害。1998年1月,一场冰雹袭击了加拿大东部和美国东北部分地区,机场被迫

关闭,铁路、公路停运,300万人失去电力供应。2周以后,仍有100万人未恢

复电力供应,有些地方甚至停电长达3周。因此,如何减轻冰雹的灾害是发展国

民经济,特别是农业生产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冰雹和它所伴随的雷暴、大雨、飑线及龙卷等,是中国经常出现的灾害性天

气之一。中国冰雹分布范围之广,年降雹日数之多,降雹季节之长,所造成灾害

之严重,在世界亦很突出。在中国古书上关于雹灾的记载很多,历史上黄河中游

第2页

工作报告|WorkReport

整改措施

地区有记录的雹灾在280次以上。我国每年因冰雹所造成的经济损失约为几亿

元到十几亿元。1987年3月6日大范围冰雹横扫江西、湖北、安徽、江苏、浙

江、上海,受灾农田达538万亩,倒塌房屋6.2万间。我国冰雹最多的地区是青

藏高原,例如西藏东北部的黑河(那曲)曾降冰雹53天,最少的年份也有23天,

班戈31.4天(最多年48天,最少年22天),申扎28.0天(最多年37天),安多

27.9天(最多年40天),索县27.6天(最多年44天)等,均出现在青藏高原,每

年平均有35.9天冰雹(最多年);其次为大兴安岭至阴山、太行山一带,另外天山、

长白山、祁连山、云贵高原等也是冰雹较多的地区。每天12~18点,每年春夏

之交和夏秋之交是冰雹最易活动的时期。从历史资料来看冰雹活动也有一定的规

律性,1951年以来降雹较多的年代是1957年、1959年、1964年、1967年、

1971年、1972年、1973年、1976年,平均大约3~4年一次。

二、冰雹的预防

1、冰雹的预测:冰雹是一种严重的自然灾害,常在低空暖湿空气与高空干

冷空气共同作用所导致的大气极不稳定的条件下出现,是小尺度的天气现象,中

纬度内陆地区多。由于它的出现常有突发性、短时性、局地性特征,这使得对它

的预测非常困难。预报冰雹,大都是利用地面的气象资料和探空资料,参照当天

的天气形势,寻找可靠的预报指标。我国劳动

文档评论(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