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论语十二章》课件 统编版2024语文七年级上册.pptx

第12课《论语十二章》课件 统编版2024语文七年级上册.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初中七年级上册

学习目标重点了解孔子与《论语》的相关知识,积累文言文词语,培养阅读文言文的能力。理解课文思想内容,能流畅地朗读、完整的表达。感受孔子光辉的人格魅力,联系自身实际,体会学习和修身方面的方法和道理。难点要点

《论语十二章》新课导入壹

新课导入“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之初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些耳熟能详的语句,时时在我们的耳畔响起,叩击我们的心扉。在孔子学说和言论的教诲下,我们不断地成长、前行。今天,让我们继续走进孔子,聆听孔子,一起学习《论语十二章》。

背景链接春秋末期,正值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的时代,也是战乱纷争的年代。周朝的礼制日渐崩坏,名存实亡,社会处于一种大的动荡阶段。在此基础上产生的权利下逮、礼仪僭越等现象,是孔子思想产生和形成的社会根源。为了维护社会稳定,建立和恢复正常的社会秩序,孔子建立了以“仁、”为核心的儒家思想体系。

作者简介孔子(前551--前479),名,字,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思想家、政治家、教家、创始人。相传有弟子三千,贤弟子七十二人,孔子曾带领弟子周游列国14年。孔子与战国时期儒家的代表人物孟子并称,被后世尊为。孔子知识渊博,是私人讲学之风的开创者,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被誉为,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教育家,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人物。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他列为世界十大名人之一。丘仲尼春秋末期春秋末期儒家学派“孔孟”“圣人”“万世师表”

作者简介孔子一生大体可分为五个阶段30岁以前,位卑而能“鄙视”,有志于学。壹贰叁肆伍30-50岁,欲仕不能。50-55岁,在鲁从政。55-68岁,周游列国,历尽艰辛。65-73岁,安居鲁国,办教育,理六经是一个志在报国又无人重用的闲人又是一个周游列国、苦寻门路的忙人更是一个到处碰壁、从不回头的强人孔子

《论语十二章》文学常识贰

了解论语《论语》是儒家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论语》与《大学》《中庸》《孟子》并称“四书”。共二十篇。

了解论语《论语》属语录体散文,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记录,共20篇。内容有孔子谈话,答弟子问及弟子间的相互讨论。它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依据。宋朝宰相赵普曾赞颂说“半部《论语》治天下”。本文十二章是儒家修身之言,讲的是做人之道。《论语》首创语录体写法,格言警句,美不胜收。我们耳熟能详的成语“不耻下问”“温故知新”“学而不厌”“举一反三”“见义勇为”“当仁不让”“尽善尽美”“舍己为人”等都出自其中。

文体知识中国古代散文的一种体式。常用于门人弟子记录导师的言行,有时也用于佛门的传教记录。因其偏重于只言片语的记录,短小简约,不重文采,不讲求篇章结构,也不讲求段落、内容间的联系,还没有构成单篇的、形式完整的篇章,故称之为语录体。语录体壹现在也指从文学家或思想家的著述中,选录优美警策之文辞或裨益身心之名言,编辑而成的作品贰选一种文体,语录体具有亲切、警策、精辟的特点。叁《论语》及宋代记载程颢、程颢言行的《二程遗书》,均堪称语录体的典范。

字词学习注音生难字(yùn)(wǎnɡ)(dài)(yuè)(xǐnɡ)(huò)(ɡōnɡ)(dǔ)人不知而不愠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不亦说乎Yú)(jǔ一箪食四十而不惑(dān)不逾矩曲肱而枕之博学而笃志三省吾身

《论语十二章》正文感知叁

初读课文读一读,在读的过程中注意句子的节奏,把握轻读,重读,停读,连读。⑴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⑵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⑶子日:“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⑷子日:“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⑸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初读课文读一读,在读的过程中注意句子的节奏,把握轻读,重读,停读,连读。⑹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⑺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⑻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⑼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k12学习资料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k12学习资料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6月02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