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江苏省连云港市
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含解析)
一、基础知识综合
1.阅读下面语段,完成相关任务。
我们伟大的民族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生生不息;我们灿烂的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历久弥新。一个重要______就是文以载(??)道、以文化人。而典籍,正是中华文化永不枯jié(??)的源头活水,是永远给中华儿女以精神______、提醒我们不断进行精神反刍的范本。中华文化历经上下五千年而文脉不绝的原因,在于一代代华夏子孙以典籍为媒、薪火相传、接续前行。在我们的古汉语词典里,韦编三绝、汗牛充栋、洛阳纸贵……中国古人往往用赞美、敬佩的词语,称颂典籍的魅力和文化的______。古诗文经典已róng(??)入中华民族的血脉,成了我们的基因。这些经典的无形内核便是中国精神,有形载体就是中华典籍。
(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
(2)下列选项中对“历久弥新”中的“弥”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填满 B.遮掩 C.更加 D.接续
(3)依次填入语段中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秘密??营养??继承 B.奥秘??营养??传承
C.奥秘??滋养??继承 D.秘密??营养??传承
(4)请根据语段中画横线句,拟写对联。
上联:中华文化历经千年文脉不绝
下联:
【答案】
(1)zài??竭??融
(2)C
(3)C
(4)示例:华夏子孙典籍为媒薪火相传/接续前行
【详解】
(1)本题考查根据拼音写汉字和注音。
文以载道(wényǐzàidào):指文章是为了说明道理的。
枯竭(kūjié):指资源或能源用光。
融入(róngrù):融合;混入。
(2)本题考查词语理解。
日久弥新:弥,更加。指经历长久地时间而更加鲜活,更加有活力,更显价值。或指一样东西不因时间而变旧、变腐,反而更加有活力,更显价值,比新的还要好。
故选C。
(3)本题考查词语辨析。
“秘密”指有所隐蔽,不为人知;“奥秘”指深奥与神秘,通常指某个事件的由来复杂,不为一般人所知。结合语境可知,与“文以载道、以文化人”搭配,使用“奥秘”恰当;
“营养”指机体从外界吸取需要的物质来维持生长发育等生命活动的作用,或机体生长发育所需的养分;“滋养”意思是养育,培养。养分,养料。结合语境可知,空缺处应该使用动词,使用“滋养”恰当;
“继承”指依法承受死者的遗产或权利等。泛指接续前人的作风、传统等,后人继续做前人遗留下来的事业;“传承”泛指对某某学问、技艺、教义等,在师徒间的传授和继承的过程。泛指对前人的经验进行传授和继承并发扬发展的过程。结合语境可知,与“文化”搭配,使用“传承”恰当;
故选C。
(4)本题考查拟写对联。
结合题干和阅读画线句子可知,上联结合了“中华文化历经上下五千年而文脉不绝”,故下联要结合“在于一代代华夏子孙以典籍为媒、薪火相传、接续前行”进行拟写。上联结构为:主语(中华文化)+状语(历经千年)+谓语(文脉不绝),下联结构应与其相对应,如:华夏子孙以典为媒薪火相传/华夏子孙以典为媒接续前行。
?
二、语言表达
2.结合“礼”字演变台历图及字源的解说,用自己的话说说“礼”字的本义,补全板报内容。
【甲骨文台历第二十一字,礼的演变】
“礼”字由“示”与“乙”组成。“乙”是“豐”的简化,其甲骨文上部是两个“玉”字,下面是某种高脚的盘,类似于豆,古代用作祭器:盘中放着两串“玉”,用玉敬神表示人对神的敬重。“示”往往与天地鬼神祖宗有关。由此可知,“礼”的本义为:
?
【答案】
“礼”的本义为:“举行礼仪、祭神求福”或“祭神致福”或者“祭神、敬神”(意思相近皆可)
【详解】
本题考查字义探究。
由“‘乙’是‘豐’的简化,其甲骨文上部是两个‘玉’字,下面是某种高脚的盘,类似于豆,古代用作祭器:盘中放着两串‘玉’,用玉敬神表示人对神的敬重。‘示’往往与天地鬼神祖宗有关”可知,“礼”字中的“乙”部分呈现出用玉放在祭器中敬神的形象,而“示”又与天地鬼神祖宗相关联。综合这两部分,再结合“礼”字演变台历图(“礼”主要由两部分组成:豆形礼器,玉形祭品),可推断出“礼”最初的含义就是通过特定的仪式和物品,向神灵表达敬意,以祈求神灵赐福。这种举行仪礼、祭神求福的行为,正是“礼”字本义的体现。?
?
三、填空题
3.请你把以下三则材料填到相应演讲话题的横线上。(只填序号)
A.口费而烦,易出难悔,易以溺人。——《礼记·缁衣》
B.博闻强识而让,敦善行而不怠,谓之君子。——《礼记·曲礼上》
C.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礼记·礼运》
演讲话题:
话题一:“礼”是君子应具备的品德和行为准则。((1))
话题二:“礼”是社会公序良俗教化和生活指南。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安徽省蚌埠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7月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解析).docx
- 安徽省滁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卷(含解析).docx
- 安徽省阜阳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解析).docx
- 安徽省黄山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含解析).docx
- 广东省潮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7月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解析).docx
- 广东省深圳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7月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解析).docx
- 广州市外国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三校联考语文试题(含解析).docx
- 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解析).docx
最近下载
- 职业技术学校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调研报告.docx VIP
- 材料力学课堂教学(中文版)-范钦珊-材料力学-第2章.ppt VIP
- 售后服务承诺书范文(精选7篇).docx VIP
- 《AIGC应用实战:写作、绘图、视频制作、直播》课件 第六章 AI视频制作.pptx VIP
- 南充市阆中市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学期数学期末试卷.doc VIP
- 中国国家标准 GB 16796-2022安全防范报警设备 安全要求和试验方法.pdf
- 《AIGC应用实战:写作、绘图、视频制作、直播》课件 第五章 Stable Diffusion的使用方法.pptx VIP
- 工程造价结算审计的方法和技巧.docx VIP
- 材料力学课堂教学(中文版)-范钦珊-第1章 基本概念.ppt VIP
- 学生奶采购配送服务方案(技术标).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