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课 《过华清宫》(同步课件)-【中职专用】2024-2025学年高一语文课堂(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下册).pptxVIP

第9.1课 《过华清宫》(同步课件)-【中职专用】2024-2025学年高一语文课堂(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下册).ppt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过华清宫

唐·杜牧;01;

杜牧803年—852年

字牧之,唐朝文学家,宰相杜佑之孙。晚年长居樊川别舍,世称杜樊川。

杜牧受祖父杜佑的影响,研究古今治乱得失,留意财富兵甲之事,以济世之才自负。但当时唐王朝已经江河日下,危机重重,他提出的削平藩镇、加强统一、收复失地、巩固边防、严禁佛教、僧尼还俗等主张,已经无法实现。他又不愿苟合取容,有时便纵情声色,放浪形骸。因此,他的作品中,深广的忧愤与旖旎的风情并存。;

文学成就

文以《阿房宫赋》为最著;

诗作明丽隽永,绝句诗尤受人称赞,世称小杜。与李商隐齐名,合称“小李杜”。代表作《泊秦淮》《江南春》《赤壁》

《题乌江亭》等。

年轻时,好读兵书,注解曹操所定《孙子兵法》十三篇。又著《罪言》《战论》

《守论》《原十六卫》等文论当代兵事。;

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

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治乱兴衰之迹

以史为鉴;

华清宫

华清宫在长安东二十五公里临潼县城南骊山下,唐贞观十八年(644)太宗皇帝诏令在此造殿,赐名汤泉宫。唐玄宗于开元十一年(723)修建为行宫,“治汤井为池,环山列为宫室,又筑罗城,置百司及十宅”。原名温泉宫,天宝六载(747)改名华清官,长生殿就在此宫内,玄宗和杨贵妃曾在这里寻欢作乐。

安史之乱后,华清宫遭到了破坏,多年过后,杜牧经过这里时,早已冷落残败。面对断壁残垣,诗人回忆史事,感慨万千,写下这三首七绝。;

万国笙歌醉太平,

倚天楼殿月分明。云中乱拍禄山舞,风过重峦下笑声。;

过华清宫(其一)

长安回望绣成堆,

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诗文大意

从长安回望骊山的景色如锦绣一般,山顶上,华清宫的门

一扇接一扇地打开,一名官差骑着驿马,风驰电掣般疾奔而来,身后扬起一团团红尘,把荔枝送到黄帝和贵妃避暑的华清宫。

嗜食荔枝的杨贵妃尝着鲜美清凉的荔枝,嫣然而笑。可外人谁能想到,那奔驰的驿马是为了进呈荔枝而来。;

诗句;

思考:“绣成堆”能否替换为“绿成堆”????何用“绣”字?

“绣”暗喻人工雕琢的奢华,呼应杨

贵妃“霓裳羽衣舞”的丝绸意象。

思考:为何选择“回望”视角而非正面描写

时空交错手法,暗示繁华已成追

忆,奠定批判基调。;

角色扮演:如果你是守宫门的士兵,看到“山顶千门次第开”会联想到什么?

“次第”暗示着有重要军政要事要禀

报深宫中的皇帝。

“次第开”:

为送荔枝紧急开门,暴露劳民伤财之实。;

妃嗜荔枝,必欲生致之,乃置骑传送…

——《新唐书·杨贵妃传》

杜牧将史书中的“置骑传送”改写为“一骑红尘”,有何深意?

“红尘”渲染危机感,与“妃子笑”形成触目

惊心的对比。;

淮安

盱眙扬州

常州◆苏

杭州

绍兴

浙江

温州

福建;

对比艺术“三阶分析”

表层对比:妃子笑(喜)vs百姓苦(隐)

深层对比:盛唐表象(绣成堆)vs衰亡实质(无人知)

终极对比:历史教训(唐玄宗)vs晚唐现实(统治者未醒);诗人既未写“安史”乱起,玄宗仓惶出逃、马嵬坡演出悲剧的惨状,也没有罗列玄宗游乐疏政、骄奢淫逸的生活现象,而是把千里送荔枝博取贵妃一笑这样一件“小事”突现出来,于细微处发现历史问

题。“一骑红尘妃子笑”,把骑马飞奔,千辛万苦赶送鲜荔枝的差官,同贵妃嫣然一笑进行了绝妙的对比,把如此严肃的历史主题在一个“笑”字中形象表现出来,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典型性也包含了诗人的深深嘲讽。(以小见大);

“以小见大”实战训练

任务:模仿本诗手法,用“一个细节”描写当

代某种社会现象(如手机依赖症)。

示例:“荧屏蓝光映千瞳,低头方寸忘春风”;

这是首咏史七绝。借咏杨贵妃吃荔枝之事,讽刺唐玄宗取悦杨贵妃,荒淫误国,形象地揭示了建筑在剥削和奴役人民的基础上的统治阶级奢侈享乐生活的残酷本质。

怀古咏史诗,以历史典故为题材,或表明自己的看法,或感慨个人遭遇,或抨击社会现实,或借古讽今,或借题

发挥抒发沧桑变化的感慨。;

1.历史思辨

辩论题:“安史之乱的主因是杨贵妃红颜祸

水,还是唐玄宗昏庸误国?”

2.现实迁移

案例讨论:结合某地方政府“形象工程”新

闻,谈“历史教训如何照进现实”。;

杜牧才气纵横,抱负远大,但生活在盛世不再、大厦将倾的时代;虽满怀抑郁怀旧情绪,但生性豪俊,因此他的诗歌并没有走向消沉凄恻,

不管是感慨时事,抒发襟怀,还是咏史怀古,写

景题咏酬赠,大都溢露出豪宕俊爽的意气和悠远

飘逸的情韵。尤其是论史绝句,议论警拔,别具

一格。;

1.基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8****252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