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压力性损伤管理流程在重症患者皮肤护理中的应用重症医学科
201第一部分:定义和分期1.1定义:压力性损伤是指由压力或压力联合剪切力导致的皮肤和/或皮下组织的局部损伤,通常位于骨隆突处,但也可能与医疗器械或其他物体有关。新指南强调了压力性损伤可能与医疗器械相关,压力性损伤的发生不仅局限于体表皮肤,也可能发生在黏膜上、黏膜内或黏膜下。黏膜(呼吸道、胃肠道和泌尿生殖道黏膜)压力性损伤主要与医疗器械有关。在临床中,医务人员不应只关注体表皮肤,也应重视医疗器械引起的黏膜压力性损伤。
301第一部分:定义和分期1.1分期:
4011.2相关因素?重症监护的患者由于限制卧床?血液动力学不稳定、组织灌注不良?缺氧(需鉴别急性皮肤衰竭)?以及大量复杂且相互作用的内在和外在危险因素?医疗设备也是高危因素定义和分期
5012.3結局?直接威胁老年患者?延长住院时间每一处压力性损伤可平均延长5~8天?压力性损伤增加了对护理的需求?成力全球医疗保健系统的主要经济负担?不仅导致疼痛、残疾?甚至死亡定义和分期
6022.1评估量表筛选2.2支撑面选择2.3选择预防性敷料2.4确定翻身方案2.5失禁监测与潮湿预防2.6临床护理第二部分:管理与实践
7022.1评估量表筛选疾病严重程度:轻、中、重营养状态:体重丢失量X食物摄入量年龄:>70岁十1分总分≥3有营养不良风险<3每周评分第二部分:管理与实践
8022.1评估量表筛选第二部分:管理与实践
9022.2支撑面选择?个性化选择支撑面比如使用高规格记忆床垫?床垫动力:气垫床(充气量)气孔喷气体促血运非动力驱动:高分子、乳胶?坐垫(具有悬浮原理):能够分散压力,提供更好的支撑。?楔形枕:特殊形状的枕头,用于支撑颈部或调整睡姿。第二部分:管理与实践
10022.3选择预防性敷料?敷料的尺寸与设计是否合适。?一种多层硅胶泡沫敷料强化骶部的压力性损伤预防,敷料在降低骶尾部HAPU(医院获得性压力性损伤)发生率的应用效果,结果显示用硅胶泡沫敷料可降低骶尾部HAPU发生率第二部分:管理与实践
11022.4确定翻身方案?正确的变换体位:缓慢频繁分步骤小角度翻身?剪切力重新分布:改善压力再分布降低剪力控制微坏境?不稳定的重症患者,尝试身体局部小范围多次转动,作常规翻身的补充第二部分:管理与实践
12022.5失禁监测与潮湿预防清洗和保护两种干预措施?保护暴露于尿液或类便中的皮肤帮助皮肤恢复其有效的屏障功能?有效减少IAD的发生?也减少I期压力性损伤的形成第二部分:管理与实践
13022.6临床护理第二部分:管理与实践
14022.6临床护理第二部分:管理与实践
15022.6临床护理第二部分:管理与实践
16022.6临床护理第二部分:管理与实践
1703随着医疗水平的进步和发展,越来越多的医疗器械应用于患者的诊断、治疗与管理中。研究显示,任何使用医疗器械的患者都有发生DRPI的风险。DRPI的发生是由于医疗器械或非医疗器械持续压迫局部组织导致的局部皮肤/黏膜的PI,这种皮肤/黏膜损伤通常与器械有相同的形状。国外研究显示DRPI的发生率波动在3.10%~26.70%之间,占院内PI的1/3左右,我国一项关于ICU患者的调查显示,DRPI的发生率为1.65%,占院内PI的43.50%。近年来,随着DRPI发生率的上升,对DRPI的早发现、早预防尤为重要。第三部分:重症患者压力性损伤预防—器械导致器械相关压力性损伤预防指南(2020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18一、医疗器械的选择与匹配[推荐意见15]评估医疗器械使用的目的及作用,结合机构现有器械和患者病情、体型以及经济情况等因素,选择合适类型、材质与型号的医疗器械。推荐说明:(1)选择医疗器械时应充分考虑患者病情及自身因素,如病情是否稳定、意识状态、感觉功能、年龄、使用部位的皮肤情况等。(2)尽量选择较柔软且与皮肤接触面积较大的医疗器械。(3)必要时,先测量需佩戴医疗器械的部位再选择型号。第三部分:重症患者压力性损伤预防—器械导致03
19一、医疗器械的选择与匹配【推荐意见16]结合医疗器械产品说明书和患者自身情况,正确佩戴和固定医疗器械,松紧适宜,避免过度受压。(1a,A)推荐说明:(1)选择合适的放置部位再予以佩戴。(2)佩戴时应予以妥善固定,在不造成额外压力的情况下防止脱落,确保医疗器械足够安全。(3)必要时,可以选择特殊固定或支撑装置,以达到更好的固定效果,充分减少压力和摩擦力。(4)避免将患者直接放置在医疗器械上,如管路、引流系统或其他异物上。(5)若不按照产品说明书,可能会对患者造成伤害,如皮肤损伤。第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环境卫生学及消毒灭菌监测技术培训.pptx
- 急性心梗护理案例分享.pptx
- 蘑菇中毒教学课件.pptx
- 内防反弹、外防输入疫情防控策略.pptx
- 气道异物梗阻急救之海姆立克法.pptx
- 手卫生的相关知识-手套的使用.pptx
- 危重症患者呼吸治疗新理念.pptx
- 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职称改革及工作会议.pptx
- 新冠肺炎疫情感染防控策略.pptx
- 新冠肺炎诊疗方案第八版解读.pptx
- 2025年人教版8年级数学上册《轴对称》重点解析练习题(含答案解析).docx
- 大学学生会活动策划方案.docx
- 2025年人教版8年级数学上册《轴对称》综合练习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
- 诗歌教学flash课件.ppt
- 2025年人教版8年级数学上册《轴对称》综合练习试卷(详解版).docx
- 2025年人教版8年级数学上册《轴对称》综合练习试题(含详细解析).docx
- 2025年人教版8年级数学上册《轴对称》综合练习试卷.docx
- 2025年人教版8年级数学上册《轴对称》综合测试试题(含解析).docx
- 2025年人教版8年级数学上册《轴对称》综合测试试题(详解).docx
- 2025年人教版8年级数学上册《轴对称》综合测试试题(解析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