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 法不可违初中课件.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PAGE47页

第二单元遵守社会规则

第五课做守法的公民

第一节法不可违

课标要求

3.2知道不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或作出法律所禁止的行为都是违法行为,理解任何违法行为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受到一定的法律制裁。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感受法律的尊严,增强法治观念,提高防范意识,杜绝不良行为,自觉遵纪守法,防微杜渐。

2.知识与能力目标:

(1)识记:违法行为的含义。

(2)理解:违法行为的类别及其法律责任。

(3)应用:预防一般违法行为

核心素养

社会责任——道德观念——法治信仰——尊崇法治,敬畏法律;

明辨是非,具有规则与法治意识。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违法行为的种类。

2.教学难点:警惕身边的违法行为。

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法。

学法指导

1.案例分析法:列举《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规定的易沾染的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表现,分析这些行为对个人、家庭及社会的危害。

2.小组合作探究法: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讨论,认识违法行为的危害性及其应该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受到一定的嫠制裁。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活动一:情景导入,场景激趣

观看《人民的名义》片段,说说视频当中的行为属于什么行为?你有什么感受?

学生讨论发言,教师点评总结:

说明了谁都不能违法,违了法就要受到追究和制裁。引出课题《法不可违》。

讲授新课

活动二:问题导读,探求新知

学生阅读教材P46“运用你的经验”,思考:

1.小勤为什么会被送到派出所?

2.这样的事情可以避免吗?

学生讨论,研讨,自由回答。

教师小结:小勤不懂法,不按照法律的要求去做,实施了违法行为。这样的事情是可以避免的,那就是了解法律,不做违反法律的事。

追问:为什么法不可违?

学生讨论发言,教师点评归纳:

第五课做守法的公民

第一节法不可违

一、违法无小事

1.为什么法不可违?(理解)【背诵默写】

①法律是最刚性的行为规则。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

②无论是一般违法还是犯罪,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③遵章守法是社会和谐的保证。

活动三:案例分析,学习新知

学生阅读教材P47“探究与分享”,思考:

1.上述行为分别违反了什么法律、给社会造成哪些危害?行为人落得什么结果?

2.什么是违法行为?

3.根据这三个案例和教材知识,回答违法行为有哪些。

学生讨论发言,教师点评归纳:

朱某拾到苏某的手表拒不返还,违反了物权法,给苏某造成了财产损失,被法院判决限期归还苏某的手表;李某等人的行为违反了治安管理处罚法,破坏了体育馆的公共秩序,被公安机关予以警告处罚;赵某的行为触犯了刑法,影响了社会的稳定,被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

2.什么是违法行为?(识记)【背诵】

违法行为是指出于过错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危害社会的行为。

3.违法行为是如何分类的?(理解)【背诵默写】

违法行为种类

违法行为的性质

所违反的法律法规

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民事违法行为

一般违法行为

民事法规

民事责任

行政违法行为

行政法规

行政处罚

刑事违法行为(犯罪)

严重违法行为(犯罪)

刑法

刑事责任(刑罚处罚)

活动四:现象剖析,探原求因

教师出示幻灯片或引导学生阅读教材49页“探究与分享”,思考后回答下列两个问题:

(1)想一想,你自己或者身边有人做过这些事吗?

(2)你知道这些行为是违法的吗?

(3)除教材上列举的案例外,还有哪些违法行为?

学生讨论发言,教师点评归纳:我们可能想不到,谎报险情、破坏铁路封闭网、殴打他人等行为都属于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行政违法行为。有的人实施了这些行为,却自以为只是犯个小错,全然不知道已经违法;有的人受到侵害后,不知道可以追究违法者的法律责任。

学生阅读教材P50“探究与分享”,思考、讨论:

上述行为违法吗?会受到哪些处罚?

学生讨论发言,教师点评归纳:

镜头一中卖方不履行合同,给买方造成财产上的损失,卖方的信誉度降低,影响双方继续进行合作。我国《合同法》第一百零七条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镜头二中照相馆侵犯了对方的肖像权。《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一百条规定:公民享有肖像权,未经本人同意,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使用公民的肖像。第一百二十条规定:公民的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受到侵害的,有权要求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并可以要求赔偿损失。

镜头三中出版社侵犯了作者的著作权。《著作权法》第四十七条:有下列侵权行为的,应当根据情况,承担停止侵害、消除影响、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一)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发表其作品的。

这三则事例都属于侵犯公民权利的民事违法行为。民法用规定权利和义务的方式来规范平等的社会成员之间的关

文档评论(0)

云淡风轻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5年03月24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