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一、任务来源及标准制定背景
1、任务来源
本技术规程由兰州大学、甘肃省草原技术推广总站和宁夏农林科学院联合申报,
在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资助项目“草地与农牧交错带生态系统重建机理及优
化生态-生产范式(G200001860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陇东黄土高原作物/天
然草地-家畜综合系统能量与碳平衡分析”和“中国主要草原利用变
化的碳平衡效应”以及甘肃省科技计划项目“草畜一体化技术集成
(20CX9NA104)”等项目资助完成。
2、标准制定背景
放牧是草原管理最基本的方法和手段,放牧可以提高草原生产力,改变草原群
落结构,调整草原土壤理化性质和微生物群落结构。
我国草原90%以上出现退化,主要表现在草地群落结构中优质牧草的比例降低,
草地植被盖度减小,土壤肥力变差。究其因,主要是人类对草原管理的措施和方式
出现了问题,注重具体表象,没有进行系统联系,针对子系统中具体的因素点进行
点位性修复,没有将草原作为一个系统去管理,土壤、草地、家畜三位一体相互作
用的关系被隔断。放牧家畜通过采食、排泄和践踏作用于草地,适度放牧提高牧草
再生能力,加速凋落物分解,增加养分循环速度等;过度放牧会使得牧草生长不充
分,减缓植物生长速度,减少牧草生物量,降低群落植被盖度,增加土地裸露度,
促进土壤水分养分流失,造成草地退化。
放牧是草原管理的基本方式,在草原管理中,往往就是掌握不了适宜的放牧强
度、放牧时间、放牧制度等技术阈值,造成天然放牧草地的退化。如何有效的调控
放牧方式保持放牧地养分守恒是重点技术难点。2002年至今,通过承担国家重点
基础研究发展规划资助项目“草地与农牧交错带生态系统重建机理及优化生态-生
产范式”、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陇东黄土高原作物/天然草地-家畜综合系统能量与
1
碳平衡分析”和“中国西部主要草原利用变化的碳平衡效应”以及甘肃省民生项目
“草畜一体化技术集成”等科研任务,主要致力于黄土高原典型草原可持续利用等
技术的研究,通过不同放牧方式、不同放牧强度、不同放牧制度下滩羊放牧对植被
群落结构的影响,明确了典型草原不同放牧轻度和草地植被群落及土壤理化性质的
关系,研制了典型草原划区轮牧技术以及典型草原草畜一体化生产技术等,并将各
项技术进行转化和应用,在此基础上,提出《陇东典型草原滩羊划区轮牧技术规程》。
二、主要工作过程
1、成立标准起草工作组
标准任务下达后,兰州大学大学联合甘肃省草原技术推广总站和宁夏农林科学
院于2024年10建了标准起草工作组,组织标准编制和协调工作。组织相关人员认
真学习标准化工作导则及相关文件,同时制定了标准编制工作计划、编写大纲,明
确任务分工和各阶段时间进度。
2、资料收集分析、技术准备
标准起草工作组首先是多方借鉴其他相关标准的编写经验,先后组织成员对滩
羊划区轮牧等相关的标准、资料和政策进行了深入分析讨论和总结,全面了解标准
的内涵及编制方法,其次是对项目组多年在陇东陇东典型草原区放牧试验数据进行
系统分析整理,对制定标准所涉及的内容、范围、适用性、科学性等进行了研讨,
明确了陇东黄土高原典型草原滩羊放牧技术规程的内容,最后编制组征求了相关专
家和农牧户及草畜生产企业负责人对本标准的建议,对标准的关键性指标进行充分
论证。
3、标准编写,形成技术规程草案
2025年1月,标准起草组在前期大量的试验、中试生产和技术阶段性资料总
结的基础上,经过广泛调研、咨询,收集和查阅有关资料,以符合陇东黄土高原草
畜平衡和草地可持续利用为目标,确定了标准起草的总体框架和主要内容,并编写
完成了标准《陇东典型草原滩羊划区轮牧技术规程》的标准草案。2025年3月,
标准起草组对标准草案中的内容进行多次修改和调整,形成标准初稿(征求意见稿),
2
提交至北京华夏草业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秘书处。
三、标准编制原则和主要技术内容确定的依据
1、标准编制原则
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
则》编写本标准内容,充分考虑我国有关现行法律、法规、强制性标准及相关产业
政策要求。本标准制定过程中,始终遵循密切联系生产实践,确保标准具有较强的
科学性、可操作性,坚持促进行业规范发展的基本原则,以科学性、实用性、先进
性作为编制标准的指导思想,在文字结构上力求严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深水网箱养殖生态影响调查与评估技术规范.pdf
- 深圳市轨道交通工程周边环境调查技术标准(征求意见稿).pdf
- 深圳市团体标准《校外食育实践基地评价规范》编制说明.pdf
- 深圳市物联网产业协会团体标准《生理信号数据交换技术规范》编制说明.pdf
- 生菜全程机械化技术规范.pdf
- 生菜全程机械化技术规范-编制说明.pdf
- 生活垃圾焚烧厂高等级评价指南-编制说明.pdf
- 生活垃圾焚烧集料炉渣砖生产技术规范.pdf
- 生活垃圾填埋场搬迁技术规范-编制说明.pdf
- 生理信号数据交换技术规范.pdf
- 团体标准《绿色设计产品评价技术规范 家具用软质聚氨酯泡沫塑料》(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pdf
- 团体标准《气承式膜结构储煤场气密性检测方法》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pdf
- 团体标准《气象生态产品价值核算技术规范》编制说明.pdf
- 团体标准《人形机器人状态监控信息分类与编码》(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pdf
- 团体标准《商业综合体餐饮油烟治理技术规范》编制说明.pdf
- 团体标准《食品阳光作坊生产管理规范》编制说明.pdf
- 团体标准《树状三角梅容器苗栽植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pdf
- 团体标准《铜冶炼含砷烟气治理技术规范》编制说明.pdf
- 团体标准《温州市建设项目涉水审批“多评合一”报告编制导则》编制说明.pdf
- 团体标准《文创产品商业化包装应用设计规范》编制说明.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