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无创呼吸临床应用与管理.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新生儿无创呼吸临床应用与管理

演讲人:

日期:

目录

CATALOGUE

02

适应症与禁忌症

03

设备与模式选择

04

操作实施流程

05

并发症防控

06

护理与家庭指导

01

技术概述

01

技术概述

PART

无创呼吸基本定义

指通过鼻、面罩或接口等方式,将患者与呼吸机连接,在无需气管插管或切开气管的情况下,实现机械通气,提高患者通气效率和氧合能力的技术。

无创呼吸

无创正压通气

无创通气模式

指通过呼吸机在吸气时给予患者较高的正压,帮助患者吸入氧气,并在呼气时给予较低的压力,使患者能够顺利排出二氧化碳的通气方式。

指根据患者呼吸情况自动调整呼吸机的通气参数,实现患者自主呼吸与机械通气之间的协调与配合。

技术发展历程

初始阶段

现阶段

发展阶段

无创呼吸技术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当时主要用于治疗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和呼吸衰竭等疾病,但由于技术水平和设备性能的限制,临床应用效果不佳。

随着电子技术和材料科学的不断进步,无创呼吸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出现了多种通气模式和新型接口,临床应用范围逐渐扩大。

无创呼吸技术已经成为新生儿救治的重要手段之一,在国内外得到了广泛应用,并取得了显著的临床效果。

适用场景与优缺点

适用场景

新生儿无创呼吸技术主要应用于早产儿、低体重儿、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肺炎等导致呼吸衰竭或呼吸困难的患儿。

03

02

01

优点

无创呼吸技术无需气管插管或切开气管,减少了患儿的创伤和痛苦,降低了感染风险;同时,保留了患儿的吞咽和咳嗽功能,有利于患儿的喂养和排痰。

缺点

无创呼吸技术的通气效果受患儿呼吸中枢的调控和呼吸肌的力量影响,对于病情严重、呼吸中枢受损或呼吸肌无力的患儿,可能无法达到理想的通气效果;同时,无创呼吸技术的参数设置和调节需要专业医护人员根据患儿的实际情况进行个性化调整,对医护人员的专业水平和经验要求较高。

02

适应症与禁忌症

PART

新生儿适用标准

胎龄满37周且出生体重超过2500克

适用于胎龄满37周且出生体重超过2500克的新生儿。

自主呼吸不稳定

出现呼吸暂停或呼吸急促等自主呼吸不稳定症状。

肺部疾病治疗需要

如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胎粪吸入综合征等。

心血管功能稳定

心率和血压稳定,无明显心肌缺血或严重心律失常。

绝对与相对禁忌症

01

绝对禁忌症

肺发育不成熟、先天性膈疝、严重肺出血、先天性胸廓畸形等。

02

相对禁忌症

早产儿、低体重儿、高胆红素血症、严重感染、颅内出血等。

生命体征

心率、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等。

01

呼吸功能

呼吸频率、呼吸节律、呼吸幅度等。

02

氧合指标

动脉血氧分压、氧饱和度等。

03

肺部影像学检查

胸部X光片或CT等影像学检查,评估肺部病变情况。

04

临床评估指标

03

设备与模式选择

PART

呼吸机类型区分

包括持续正压通气(CPAP)、双水平正压通气(BiPAP)等。

无创呼吸机

适用于新生儿呼吸衰竭、呼吸暂停等严重状况,需气管插管。

有创呼吸机

通过高频通气,提高肺氧合能力,降低肺损伤。

高频呼吸机

参数设置原则

潮气量

呼吸频率

吸气压力

呼气末正压

根据新生儿体重和病情设定,避免过大或过小。

根据新生儿自主呼吸情况设定,避免呼吸过快或过慢。

根据新生儿肺顺应性和气道阻力调整,确保有效通气。

维持肺泡稳定,改善氧合,避免肺泡塌陷。

设备维护规范

定期检查

包括呼吸机主机、气路、湿化器等部件,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状态。

01

清洁消毒

使用后应及时进行清洁消毒,避免交叉感染。

02

维修与更换

出现故障时及时维修,定期更换易损件,确保设备安全有效。

03

监测与记录

持续监测呼吸机各项参数,记录新生儿生命体征,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04

04

操作实施流程

PART

预处理与体位调整

皮肤准备

确保新生儿面部皮肤干净、干燥,无油脂或胎脂等残留物。

03

将新生儿置于中性温度环境,通常采取仰卧位或侧卧位,头部稍微后仰,保持呼吸道通畅。

02

体位调整

清理呼吸道

确保新生儿呼吸道通畅,使用吸球或吸管吸净鼻腔和口腔内的分泌物。

01

鼻塞/面罩佩戴技巧

鼻塞放置方法

选择合适的鼻塞,轻轻插入新生儿鼻孔,避免过紧或过松,确保呼吸顺畅。

面罩佩戴要点

固定与避免压力

选择适合新生儿面部大小的面罩,遮盖鼻子和嘴巴,确保边缘紧密贴合面部,防止漏气。

使用专用固定带将鼻塞或面罩固定在新生儿头部,避免移动或滑落;同时避免在固定过程中对新生儿造成过大压力。

1

2

3

实时监测与调节

持续监测新生儿的心率、呼吸频率和血氧饱和度等指标,确保呼吸稳定。

生命体征监测

呼吸情况观察

适时调整呼吸参数

定期观察新生儿的呼吸状况,包括呼吸节律、深浅度等,及时发现异常并处理。

根据新生儿的实际情况,适时调整鼻塞/面罩的氧流量或通气压力等参数,以满足其呼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