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02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考前抢分密卷
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5.本试卷共22题,共150分,共11页。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三星堆是古蜀先民创建的古蜀国都邑,属于古蜀文化遗址。著名历史学家顾颉刚先生曾指出:“古蜀国的文化究竟是独立发展的,它与中原文化的融合是战国以来的事。”这一看法与考古发现大体吻合。
上古蜀地是一个相对独立的文化区域。三星堆青铜器最引人注目的器类首推其大量的青铜造像群,包括各式人面像、兽面像、面具和世界上最大的青铜立人像。据研究,这些都是供奉和使用于蜀王宗庙里的重器,在古代东亚绝无仅有,与中原文化的传统明显不同。鱼凫王朝以金杖作为王权的标志,也与夏商周三代的九鼎之制不合。这些都说明蜀国的礼制、文化和中原王朝明显不同,而礼制是古代政治共同体最突出的文化表征。正因为如此,直到战国晚期秦灭巴蜀时,蜀仍然被华夏地区视为“西辟之国,而戎狄之长也。”而先秦时期戎狄蛮夷与华夏之别,非在人种的差异,惟在文化的不同。看来正是由于这种差异,成书于西汉晚期的《蜀王本纪》也说先秦蜀地“是时人萌,椎髻左衽,不晓文字,未有礼乐。”此条记载应属几百年以后对先秦蜀地文化不同于华夏的模糊追忆。此种深远的历史记忆,加以古代交通的艰险,遂使李白发出了“不与秦塞通人烟”的浩叹。
不过,如以为地理的阻隔遂使蜀文化与中原素无往来,也是误解。姑且不谈甲骨文中关于蜀的有争议的记载,三星堆文物也为我们提供了蜀地与中原及周邻地区间文化因素相互流动的见证。如遗址中出土的陶盉,就应是来自最早大量使用这种陶器的二里头文化。三星堆大量出土的玉璋,也应与二里头有联系。三星堆出土的三脚型炊器,也非本地固有。此外,“祭祀坑”中出土的青铜尊罍,器形制即属于中原文化类型,据研究,可能是经由长江中游辗转传来。与三星堆近邻的彭县竹瓦街,也两度出土这类窑藏铜器。当然,三星堆文化自有一套代表自身特色的主流器物群,而上述器物除极个别外,基本上都是出自本地工匠之手,并且在制造、流传和使用过程中逐渐渗入蜀文化的因素而有相应变化,但作为外来文化影响的体现,已足以表明,绝对封闭的文化是不存在的。从《尚书》《逸周书》《左传》《战国策》《史记》《蜀王本纪》和《华阳国志》等传世文献可知,蜀地对外的联系,商周时期仅有零星记载,到春秋战国时期已逐渐增多,尤其与楚、秦二国地域相接,交往互动,总的说来是受到楚秦强大以后的相继挤压,在战国晚期并于强秦,经秦汉终至融入了华夏,成为中华古代文明多元一体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
沉睡三千年,一醒惊天下。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王巍说:“古蜀文明是中国商代青铜文明当中非常有特色的一支,保持着自己独特的文化面貌,这就像一个花园中百花齐放、千姿百态,共同构成了青铜时代的中华文明。”
(摘编自《三星堆发掘的学术贡献》)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古蜀国以青铜造像和金杖作为王权的标志,这在古代东亚地区是绝无仅有的。
B.三星堆主流器物群除极个别外,基本上是由本地工匠打造,并体现了蜀文化。
C.古蜀国受楚秦强大以后的相继挤压,在战国晚期并于强秦,最后经秦汉覆灭。
D.证明上古蜀地是一个相对独立的文化区域只是三星堆发掘的学术贡献之一。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主体推进有序,先论证古蜀文化与中原文化不同,进而论证两者有互动交融。
B.第二段引用《蜀王本纪》中的内容,旨在论证礼制是古蜀地区最突出的文化表征。
C.第三段列举的陶盉、玉璋、三脚型炊器等文物,表明绝对封闭的文化是不存在的。
D.文章开头与结尾处均征引专家学者的言论,既说明观点,又增强了观点的说服力。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因为蜀国的礼制、文化和中原王朝明显不同,所以才有“西辟之国,而戎狄之长也”的评价。
B.三星堆的陶盉应来自最早大量使用这种陶器的二里头文化,那么蜀地与中原可能很早就通商。
C.彭县竹瓦街曾两度出土与三星堆青铜尊罍同类的窖藏铜器,说明竹瓦街文化源自三星堆文化。
D.虽然在商周时期蜀地与外地联系的记载非常少,但是足以证明中原地区已经对古蜀有所认知。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20世纪以来,“细菌”“病毒”概念在中国社会广为传播,不仅带来医疗卫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06 诗歌鉴赏-2022年高考语文高频题型考前巩固卷(解析版).docx
- 09 作文-2022年高考语文高频题型考前巩固卷(解析版).docx
- 09 作文-2022年高考语文高频题型考前巩固卷(原卷版).docx
- 2022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地球公转的意义Word版含解析.docx
- 2022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训练+1.1经纬网与地图word版.docx
- 2022届高三二轮复习生物:必修二(遗传与进化)知识点的选择题训练word版.docx
- 2022届河南省郑州市高中毕业班第三次质量预测(三模)英语word版.docx
- 2022年高考语文考前抢分密卷(北京版)(二)word版含答案.docx
- 2022年高考语文考前抢分密卷(北京版)(三)word版含答案.docx
- 2022年高考语文考前抢分密卷(北京版)(一)word版含答案.docx
- 2022年高考语文考前抢分密卷(全国甲卷)(一)word版含答案.docx
- 2022年高考语文考前抢分密卷(全国乙卷)(二)word版含答案.docx
- 2022年高考语文考前抢分密卷(全国乙卷)(三)word版含答案.docx
- 2022年高考语文考前抢分密卷(全国乙卷)(一)(word版含答案).docx
- 2022年高考语文考前抢分密卷(浙江版)(一) word版含答案.docx
- 2022年高考语文考前抢分密卷三(河北广东湖北湖南福建江苏山东)word版含答案.docx
- 2022年高考语文终极综合模拟评估卷(五)(北京)(解析版).docx
- 2022年江苏高考英语热点话题考前模拟预测卷(2)word版.docx
- 2022年全国Ⅱ卷语文模拟卷汇编——选择题组(解析版).docx
- 开放性名句默写30组2022年高考语文高频题型考前巩固卷(解析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