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统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期末复习练习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60分)
1.贞观年间,东北少数民族和西域各国纷纷要求内属。630年,各族首领来到长安,尊奉唐太宗为各族共同的首领“天可汗”。这些现象直接得益于()
A.繁荣的社会经济 B.频繁的中外交流C.开放的社会风气 D.开明的民族政策
2.下表中不同文献关于隋朝的记载共同表明当时()
材料
出处
按古今称国之富者,莫如隋。
《文献通考》
诸州调物,每岁河南自潼关,河北自蒲坂,达于京师,相属于路,昼夜不绝者数月。
《隋书·食货志》
计天下储积,得供五、六十年。
《贞观政要》
A.国家财政富饶 B.民族交流频繁 C.对外贸易发达 D.艺术发展鼎盛
3.北魏鲜卑族统治者践行“脱夷统华”理论;建立后唐、后晋、后汉的沙陀人,以“政治正统”观念建构中原政权;契丹族提出“北极之下为中国”“大辽中国”的说法;建立金朝的女真族宣称“我本中国”。这反映出中国古代()
A.统一是历史发展的趋势 B.中央集权制的不断完善
C.民族交融促进国家统一 D.大一统思想的发展演进
4.有感于中国戏曲文化的博大精深,七年级(3)班同学们自发组织了一场戏曲知识竞赛,下面是同学们展示的知识卡片。据此可知,京剧最鲜明的特点是()
清代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起,原在南方演出的三庆、四喜、春台、和春四大徽班陆续进入北京,与来自湖北的汉调艺人合作,同时接受了昆曲、秦腔的部分剧目、曲调和表演方法,又吸收了一些地方民间曲调,通过不断的交流、融合,最终形成京剧。
A.贴近生活,联系百姓B.博采众长,兼收并蓄
C.生旦净末,角色齐全D.政策鼓励,题材广泛
5.祖冲之创制当时最先进的历法《大明历》,后由朝廷正式颁行;唐玄宗征召僧一行入宫,制定了《大衍历》,并将之通行天下。这说明我国古代()
A.经济重心南移 B.官员素养提高 C.历法源远流长 D.政府关注民生
6.三省六部制在一般情况下,皇帝不能越过三省直接下诏书,也不能直接指挥全国。三省在制度上对皇权加以制约,避免了君主独裁造成的失误。这表明,三省六部制()
A.有效地牵制了相权 B.提高了政府办事效率
C.有效地保证了皇权 D.提高了决策的正确性
7.北宋初年,为满足战时物资供应临时设置转运使;到宋太宗时,为避免藩镇威胁统治,将转运使的职权不断扩大,如平反冤狱、管理运输等。转运使职能的变化反映出()
A.中央对地方管控增强 B.国家行政效率提高
C.官吏行政职权规范化 D.地方丧失割据基础
8.城市的发展和市民阶层的扩大,需要一种更大众的“俗文化”,明清小说有很多对市并生活和市民精神的描写,这反映了兴起的商业城市越来越成为文人生活和观察的对象。材料叙述的是明清小说发展的()
A.特点 B.目的 C.影响 D.原因
9.绘画是人类对美的追求的直观表现。赏析下面两幅绘画作品,从中可以得出二者在技艺上()
《女史箴图》(局部)
作者:顾恺之(东晋)
作品风格:线条优美活泼,注重人物神态的刻画,以形写神,用笔细劲连绵,富有个性。
《送子天王图》(局部)
作者:吴道子(唐)
作品风格:吸收顾恺之的画风,注重线条,笔法简练;又改革传统线描法,融入晕染法的立体效果,颇有动感。
A.生动描绘了宫廷女官的生活 B.表现出继承基础上的创新
C.细腻表现了开放的社会风气 D.借鉴西方绘画的创作手法
10.明朝弘治时,徽州人多努力读书和耕田,不愿离开故土;万历时,“今邑之人众几于汉一大郡,所产谷粟不能供百分之一,安得不出而糊其口于四方也”。可见,发生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人地矛盾加剧 B.徽州的经济萧条C.晋商迅速崛起 D.农作物亩产降低
11.公元609年,淮南、江南、岭南登记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12.4%,到742年,上述地区的登记人口已占到总人口的27.7%;到11世纪,这一区域的人口已经超过全国总人口的一半。这反映了()
A.政治中心的转移 B.经济格局的变迁C.民族交融的深入 D.社会治理的优化
12.16世纪,东南沿海地区的一些海盗、奸商等与倭寂勾结,进行走私活动,出没沿海,烧杀抢掠,造成巨大破坏,葡萄牙人以晾晒货物为由,贿赂香山县地方官获得了在濠镜澳的租住权,稍晚东来的荷兰和西班牙,分别占据了台湾岛南部和北部。这反映出()
A.明朝海防出现新问题 B.政府主权意识的淡薄
C.中外经济联系的加强 D.沿海商品经济的发达
13.以下是中国古代中央政府对某一地区的管理,①处应为()
西汉
唐朝
元朝
清·康熙时期
清·乾隆时期
设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