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一、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清明①
黄庭坚
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
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
人乞祭余骄妾妇②,士甘焚死不公侯③。
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
注:①本诗作于北宋末年的“元祐党争”时期,王安石变法引发纷争,苏轼等人受打击,黄亦受牵连。②《孟子》中有一则寓言,齐人每天外出向扫墓者乞讨祭品以饱食终日,回家却向妻妾夸耀别人请自己吃饭。③春秋时期晋国的介子推宁愿被烧死也不愿出仕。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起笔一“笑”一“愁”对比鲜明,以桃李含笑盛开暗指小人得势猖狂。
B.颔联“惊蛰”紧承首联“清明”节令,描绘春天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景象。
C.颈联笔锋一转,化用典故,各举愚人贤者,为之后议论蓄势张本。
D.尾联以景作结,“蓬蒿一丘”呼应“野田荒冢”,富含人生哲理,表达平抑内敛。
2.请结合全诗简析诗人思想感情的变化(6分)
二、文言文训练(一)
材料一:
贾谊说上曰:“生之有时而用之亡度,则物力必屈。今背本而趋末者甚众,生之者少而靡之者多。汉之为汉,几四十年矣,公私之积,犹可哀痛。失时不雨,民且狼顾。世之有饥、穰,天之行也。禹、汤被之矣。夫积贮者,天下之大命也。今驱民而归之农使天下各食其力则畜积足而人乐其所可以富安天下。”上感谊言,春,正月,上亲耕以率天下之民。夏,四月,除盗铸钱令,使民得自铸。贾谊谏曰:“今令细民人操造币之势,各隐屏而铸作,因欲禁其厚利微奸,虽黥罪日报,其势不止。今农事弃捐而采铜者日蕃,释其耒耨,冶熔炊炭,奸钱日多,五谷不为多。”上不听。时匈奴数为边患,晁错上言曰:“选常居者家室田作,且以备之。要害之处,调立城邑,毋下千家。先为室屋,具田器,乃募民,予冬夏衣、禀食,能自给而止。其民如是,则邑里相救助,赴胡不避死。非以德上也,欲全亲戚而利其财也。以陛下之时,徙民实边,使远方无屯戍之事;塞下之民,父子相保,无系虏之患。”上从其言,募民徙塞下。错复言:“下吏诚能称厚惠,奉明法,存恤所徙之老弱,善遇其壮士,和辑其心,则民相募而劝往矣。古之徙民,相其阴阳之和,尝其水泉之味,然后营邑、立城,先为筑室家,置器物焉,民至有所居,作有所用。此民所以轻去故乡而劝之新邑也。”
(节选自《资治通鉴·汉纪》)
材料二:
文帝除盗铸钱令,使民得自铸。能铸者非贫民。奸富者益富,朴贫者益贫。铸钱之利,坐收逸获,以长豪黠而奔走贫民,为国奸蠹者乎!晁错徙民实边之策伟矣!寓兵于农之法,可行于塞徽。滇、黔之民,自足以捍蛮、苗,而无逾岭以窥内地之患。虽然,有未易者。沿边之地,肥硗不齐,徙而授以瘠壤,不逃且死者寡。吏失其人,绥抚无术,必反而为北狄用。错之言曰:“相其阴阳之和,尝其水泉之味。”始事之不可不密也。地诚硗矣,虽有山溪之险,且置之为瓯脱[注],而移塞于内,无忧也。法善以待人,则人之失者鲜矣。若移守令之最贤者以为吏,宽其法制,俾尽其材。以轻徭赋以安之,通商贾、教树畜以富之,广学宫之选以荣之,则其必不为北狄用以乘中国之衅者。
(节选自王夫之《读通鉴论》卷二)
[注]瓯脱,指土堡岗哨。
1.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
今驱民而归A之农B使天下C各食其力D则畜积E足而人乐F其所G可以富安天下。
2.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狼,像狼一样,名词作状语,与《鸿门宴》“吾得兄事之”的“兄”用法不同。
B.被,遭遇,多指不好的情况,与《屈原列传》“被发行吟泽畔”的“被”意思不同。
C.“能自给而止”与《湖心亭看雪》“余强饮三大白而别”的“而”用法相同。
D.“地诚硗矣”与《苏武传》“陵见其至诚”的“诚”用法不相同,意思也不相同。
3.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朝廷废除禁令,允许民间自行铸钱,贾谊认为很难禁止百姓铸钱时为获厚利而舞弊的现象,原因是如王夫之所言的“坐收逸获”。
B.参与铸钱的百姓越来越多,增加的是质量低劣的钱币,而五谷粮食却没有增加,王夫之认为这样会加大官府与百姓间的贫富差距。
C.为应对匈奴扰边之患,迁徙一定数量的百姓到边境,这是晁错根据当时边境的实情提出的策略,王夫之认为此策略“可行于塞徼”。
D.“徙民实边”不仅仅是一项复杂的军事策略,也包含着民生工程,牵涉到外在的因素和主观的人心,王夫之认为“有未易者”。
4.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今农事弃捐而采铜者日蕃,释其耒耨,冶熔炊炭。
(2)若移守令之最贤者以为吏,宽其法制,俾尽其材。
材料一中晁错“徙民实边”的哪些举措,使王夫之发出了“徙民实边之策伟矣”的赞叹?请简要概括。(5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