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印染布料烘干过程节能系统的设计与仿真
1绪论
1.1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印染又称为染整,是染色、印花、后处理、洗水等的总称,印染行
业是纺织工业中重要组成部分,是提升纺织质量的关键行业。据统计,目
前我国的印染企业大部分在浙江、广东、福建、江苏、山东五省,每年生
产的印染布料占全国的90%以上,规模较大的印染企业在2007年有2064
家,总产量达490亿米,总销售1657.18亿元,占纺织工业的6.19%,出
口创汇达93.70亿美元,占纺织工业的5.83%。虽然我国的印染行业在规
模和经济效益上有了一定的水平,但依然存在着很多问题,其中能耗大的
问题日益凸显,能耗约为发达国家的2.3倍。
在纺织工业中,印染是一个能耗很大的行业,一个印染大厂年综合
能耗折合成标煤可达5万吨以上,用水量达400-500万3m/年,印染行
业中能源消耗的形式占较大比重的主要是蒸汽,占总能耗的80%以上
[2]。近年来,国家对印染行业的能耗要求越来越高,发改委于2008年2
月4日发布了“印染行业准入条件”(发改委2008年第14号公告),于
2008年3月1日起正式实施,该公告明确要求印染行业要发展循环经
济,推动产业升级改造,减少能源的浪费。
印染行业的能耗构成以热能(蒸汽)为主,主要用于烘干(30%~40%)、
洗涤(25%~35%)、蒸煮(10%~15%)、高温热处理(8%~12%)及其他(5%~10%),
烘干过程是布料印染工艺必须经历的环节,在该环节要耗费大量的能量,
占整条印染生产线总能耗的30%以上。在印染布料烘干过程中,系统排出
的废气往往被直接排放到大气中去,其带走的热量越占烘干过程总能耗的
43%,造成了热能被大量浪费。另外,由于缺乏在线检测及必要的自动控
制手段,布料烘含水率的控制并不精确,降低了系统的烘干效率,亦造成
能源浪费。因此,设计一个具有排气回热及含水率在线测控功能的系统有
利于印染行业节约能源,降低成本。
1.2印染布料的烘干方式
印染布料的烘干方式有很多种,目前在国内外应用最广有箱式烘
干、红外线烘干、微波烘干三种。
(1)红外线烘干
该方法利用红外线辐射使布料中水分气化,具有烘干速度快、生产
效率高、烘干质量好的特点。并且,与微波烘干相比,其装置更加简单、
便宜。目前国内较有名的红外烘干设备厂家是江苏省民营科技企业——盛
泰科红外科技有限公司。但是红外烘干却很难在我国推广,主要是因为:
①我国红外烘干研究起步晚,存在着技术上的限制;
②其成本较高、检修和维护较困难;
③我国电力供应依然很紧张;
④红外涂料易老化、脱落,辐射率会逐渐降低。
(2)微波烘干
微波烘干是一种新型高效的烘干方式,利用的是水分子易吸收高频
微波从而受热气化这一原理,该方法的特点是:
①加热效率高,节能效果显著;
②由于微波烘干吸收的电磁能量与含水量成正比,烘干后的布料非
常均匀;
③易实现自动化控制和提高产品质量。
如美国生产的SAM-255微波烘干系统可大幅减少样品干燥时间,比
传统烘干方法快100倍,精确控制功率0-100%可调,可设定多达8步的
时间与功率模式,而且操作容易。国内也有生产微波烘干设备的厂家,如
河南郸城格尔微波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GER-SX-F00,其性能比较好。
但是,同国外相比,我国在微波干燥技术的应用研究方面起步较
晚,虽然取得了不少成果,但微波干燥技术的应用研究领域较窄,大多停
留在实验阶段或小规模生产阶段,微波干燥技术的研究有待于拓展,瞬间
传质传热理论研究还不够,与微波干燥技术配套的设备及仪器开发尚需加
强,且其投入的资本极高。这使得微波烘干的应用在我国现阶段较难推
广。
(3)箱式烘干
目前,箱式烘干是在印染行业上应用最广的一种烘干方式,具有结
构简单、成本低的特点,缺点是它的能耗极大。但是,鉴于我国红外线烘
干及微波烘干方式上现阶段存在的困难,本文选择滚箱式烘干作为研究对
象。
2节能系统设计的理论基础
印染布料烘干过程节能系统的设计涉及到了很多领域,如热力学、
传热学、流体力学、控制系统等,热力学为我们研究与布料烘干速率密切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