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年上海市各区高二语文期中期末试题汇编之文言文二含答案.docx

2024-2025年上海市各区高二语文期中期末试题汇编之文言文二含答案.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1

2023-2024年上海实验学校高二年级语文3月阶段性测试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五代史伶官传序

欧阳修

①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②世言晋王之将终也,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契丹,与吾约为兄弟,而皆背晋以归梁。此三者,吾遗恨也。与尔三矢,尔□无忘乃父之志!”庄宗受而藏之于庙。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

③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

④《书》曰:“满招损,谦得益。”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

20.解释下列加点字。

①抑本其成败之迹()

②举天下之豪杰莫统与之争()

21.填入第②段方框中的词应是()

A.必 B.则 C.其 D.乃

22.对第①段划线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事物兴衰的道理,虽说由天命掌控,难道跟人一点关系都没有吗?推究庄宗取得天下与失掉天下的过程就可以知道了。

B.王朝兴废的道理,虽说由天命掌控,其实跟人一点关系都没有吗?推究庄宗取得天下与失掉天下的过程就可以知道了。

C.事物兴衰的道理,虽说由天命掌控,其实是由人的行为所决定的。推究庄案取得天下与失掉天下的原因就可以知道了。

D.王朝兴废的道理,虽说由天命掌控,难道是由人的行为所决定的?推究庄宗取得天下与失掉天下的原因就可以知道了。

23.第一自然段在全文中有何作用?

24.从语言特点的角度,分析第③段划线句的表达效果。

25.分析本文的写作意图。

【答案】20.①.也许,或许②.全

21.C22.D

23.①在内容上提出论点,“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盛衰”二字是全篇文眼,并指出这就是庄宗得失天下的根本原因。

②在结构上统领全文,为下文对比分析庄宗得失天下的论述蓄势。

24.多用四字短语,不仅描绘了庄宗失天下之速及其仓皇出逃的狼狈,而且读来节奏鲜明流畅,增强了感叹的气势,发人深思。

25.欧阳修通过记叙后唐庄宗李存勖的兴亡史,旨在借古讽今,告诫当时北宋王朝执政者要吸取历史教训,居安思危,防微杜渐,力戒骄侈纵欲,善用贤人。

【解析】

【2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词语

能力。

①抑:选择关系,也许、或许。句意:也许推究他成功与失败的事迹。

②举:形容词,全。句意:全天下的豪杰,没有谁能和他相争。

【2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的能力。

“尔□无忘乃父之志”,晋王临终时把三件遗憾的事告诉庄宗,并叮嘱他,让他不要忘记为父报仇的志向,此处需要一个表示祈使语气的词语。

A.副词,表示“必须”“一定”,语气过于肯定和强硬,不符合晋王临终对庄宗的请求的语气;

B.连词,表示顺承、转折等关系,不符合要求;

C.语气助词,表示祈使、婉商语气,符合要求;

D.连词,表示顺承、转折等关系,不符合要求。

故选C。

【2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句意:王朝兴废的道理,虽说由天命掌控,其实是由人的行为所决定的。推究庄宗取得天下与失掉天下的原因就可以知道了。

重点词:此文是针对国家的治理而言的,因此“盛衰”,应翻译为“王朝兴废”,排除AC;“之所以”应翻译为“……的原因”,AB错。

全部翻译对的是D。

故选D。

【2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重要情节、语段的作用的能力。

段落中提到“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这一点提出了对“天命”说法的质疑,认为盛衰不仅仅是天命的结果,还涉及人事因素。这句话明确了文章将探讨的主要问题——如何理解一个国家或一个人的盛衰。

第一自然段的论点“盛衰之理”是全篇文章的主题,它为下文的内容分析提供了框架。后文将通过庄宗的事例来具体论证这一主题,分析庄宗的盛衰是如何受到人事因素影响的。在接下来的段落中,作者将通过庄宗的具体事例来证明这一论点,使得文章的结构更为清晰。

【2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欣赏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

画线句是叙述庄宗失败时的惨状。这段文字多用四字句,如“仇雠已灭,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描写伶人作乱,庄宗仓皇出逃的情

文档评论(0)

中高考语文资料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15年深耕,专注全国各地中高考语文资料收集整理!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