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新生儿肠造瘘术后营养支持
实践指南(2024版)汇报人:公众号医路文献学习
引言01肠造瘘术后的肠内营养管理02肠造瘘术后的肠外营养管理03肠造瘘术后的随访与关瘘04目录
引言PART01
新生儿肠造瘘术后营养管理现状与挑战背景:部分日龄或校正日龄<28d新生儿,因先天发育异常、腹部疾病行肠造瘘手术。?营养需求与困境:?术后依赖肠外营养,逐步过渡肠内营养,部分短肠综合征需长期多学科支持?;新生儿生长快、需求大,但面临小肠长度不足、肠道功能差、营养素丢失等问题?;易出现消化吸收障碍、水电解质紊乱、生长缓慢、营养素缺乏。
指南制定与核心内容原有指南空白:现有新生儿/婴儿肠内外营养指南及《儿童围手术期营养管理专家共识》均未涉及此类特殊人群。本指南制定依据:基于国内外临床证据,检索评价循证学依据,结合临床实践经验?。指南目标:指导医护人员做好新生儿肠造瘘术后营养管理。
相关定义名词定义肠道手术指肠切除、肠造瘘、肠吻合、肠扭转松解手术中的一种或多种肠外营养的循环输注在全肠外营养输注的第0、1、2小时分别按1/4目标速度、1/2目标速度和目标速度进行输注,第18或20小时开始逐渐降速,第20或22小时停止输注。前后两天的全肠外营养输注之间间隔2~4h。肠液回输收集近端造瘘口排出的漏便,通过远端造瘘口进行回输高流量肠瘘近端造瘘口的漏便量40ml/(kg·d)全肠内营养所需的液量及热卡全部来自于肠内营养,不需肠外营养支持
肠造瘘术后的肠内营养管理PART02
临床问题与推荐意见临床问题1:肠造瘘术后可以开始肠内营养的时间推荐意见:在肠道条件允许的前提下,尽早开始肠内营养。(1B)因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接受肠造瘘术的新生儿,开始肠内营养的时间通常晚于因肠道先天畸形接受肠造瘘术的新生儿。(1C)达到以下条件时,可考虑开始肠内营养:胃管引流液15ml/(kg·d),且造瘘口已开始排便,同时患儿不需或仅需低剂量血管活性药物维持循环。(2D)
证据概述新生儿期肠造瘘手术病种多且病情个体差异大,术后肠内营养起始时间需因病种而异,但“尽早肠内营养”理念值得提倡。指南证据组对3篇RCT和6篇队列研究的系统评价显示,早期肠内营养可缩短术后首次排便时间和住院时间,且不增加呕吐、腹胀、腹泻、死亡、吻合口漏及二次NEC等并发症发生率(均P0.05)。
证据概述先天畸形肠造瘘新生儿术后8~20h或24h内(麻醉清醒后)可启动肠内营养,NEC患儿因肠道病变重启动时间更晚。2021年英国研究(n=143)显示,NEC患儿术后7d内与7d后开始肠内营养,28d内死亡或依赖肠外营养率无差异,但未涉及并发症数据。2015年美国建议小肠衰竭高危儿术后肠内营养指征为:胃引流量15ml/(kg?d)、造瘘排便且多巴胺≤5μg/(kg?min)。2020年研究(n=409)表明,按此喂养可降低肝病发生率、缩短全肠内营养时间及住院日,减少导管感染。
临床问题与推荐意见临床问题2:肠造瘘术后肠内营养的起始奶量和加奶速度推荐意见:对于术前已开始肠内营养且体重1000g患儿的起始奶量为15~20ml/(kg·d),对于术前未开始肠内营养且体重1000g患儿的起始奶量为10~15ml/(kg·d),可根据患儿的喂养耐受情况给予Q2~4h的喂养频次。(GPS)按上述起始奶量开始肠内营养后观察3~7d,若未出现喂养不耐受表现,则加奶速度为10~20ml/(kg·d)。(GPS)对术前已开始肠内营养且体重1000g、术前未开始肠内营养且体重1000g的患儿,需根据具体情况,由主管医生决定其肠造瘘术后肠内营养的起始奶量和加奶速度。(GPS)
证据概述未检索到关于该问题的系统综述或RCT研究。2015年美国霍普金斯儿童医学中心推荐小肠衰竭婴儿肠道术后肠内营养策略:起始奶量:依术前喂养史及体重定,术前已喂养且体重1000g者20ml/(kg?d),1500g以下可15ml/(kg?d);体重800~1000g者起始奶量为2mlQ4h[相当于12~15ml/(kg·d)]且5d不加奶,体重800g者1mlQ4h且5d不加奶。不耐受标准:腹围增超基线10%、24h造瘘漏便量翻倍或50ml/(kg?d)、大便次数10次/24h或血便。加奶速度:无不耐受时每12~24h加15~20ml/(kg?d)。该推荐为临床经验总结,未循证,且缺乏“术前已喂养且体重1000g”“术前未喂养且体重1000g”患儿数据,实际需主管医生根据情况决定起始奶量。
证据概述该团队对比实施策略前后肠衰竭婴儿结局(前57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外教社俄罗斯概况(第2版)课件unit4.docx VIP
- 物理化学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李素婷 主编 邬宪伟 主审 第二章 溶液4-稀溶液依数性.ppt VIP
- 气瓶充装评审自查报告.pdf VIP
- 物理化学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李素婷 主编 邬宪伟 主审 第六章 电化学基础4-原电池电动式计算.ppt VIP
- 个体美容院转让协议通用范本.pdf VIP
- 铁路基础设施检修装备维修技术要求 第3部分:功能恢复性维修.pdf VIP
- 物理化学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李素婷 主编 邬宪伟 主审 第四章 化学动力学1-化学反应速率.ppt VIP
- T_QGCML 137—2021_水性彩色路面技术规程.pdf VIP
- 大学生学习心理指导.ppt VIP
- 苏x5数据包随文件一起拷贝3f格式安装文件ch38.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