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实验四
叶绿素a和叶绿素b的含量的测定
一、实验目的
熟悉在未经分离的叶绿素溶液中测定叶绿素a和b的方法及其计算。二、实验原理在叶绿素a和b的吸收光谱曲线中,红波波长范围内,叶绿素a的最大吸收峰在663nm,叶绿素b的最大吸收峰在645nm。吸收曲线彼此又有重叠。根据Lambert-Beer定律,最大吸收峰不同的两个组分的混合液,它们的浓度C与光密度OD之间有如下关系:OD1=Ca·ka1+Cb·kb1(1)OD2=Ca·ka2+Cb·kb2(2)Ca为组分a的浓度(g/L)Cb为组分b的浓度(g/L)OD1为在波长λ1(即组分a的最大吸收峰波长)时,混合液的光密度OD值。OD2为在波长λ2(即组分b的最大吸收缝波长)时,混合液的光密度OD值。ka1,kb1,ka2,kb2分别为组分a,b的比吸收系数,即组分a(b)的浓度为(1g/L)时,其在相应波长(λ1,λ2)时的光密度OD值。叶绿素a和b的80%丙酮溶液,当浓度为1时,比吸收系数K值如下表:将表中数值代入上式(1),(2)并整理的:Ca=0.0127OD663-0.00269OD645Cb=0.0229OD645-0.00468OD663若把Ca,Cb的浓度单位从原来的g/L改为mg/L,则上式可改写为:Ca=12.7OD663-2.69OD645(3)Cb=22.9OD645-4.68OD663(4)Ct=Ca+Cb=8.02OD663+20.21OD645(5)Ct为叶绿素总浓度,单位为g/L。利用(3),(4),(5)式即可计算出叶绿素a和b及总叶绿素的浓度(g/L)。三、仪器、材料和试剂(一)实验仪器高级型分光光度计,离心机,台天平,剪刀,研钵,漏斗,移液管(二)实验试剂丙酮,碳酸钙(三)实验材料植物叶片四、实验步骤色素的提取:取新鲜叶片,剪去粗大的叶脉并剪成碎块,称取0.5g放入研钵中加纯丙酮5mL,少许碳酸钙和石英砂,研磨成匀浆,再加80%丙酮5mL,将匀浆转入离心管,并用适量80%丙酮洗涤研钵,一并转入离心管,离心后弃沉淀,上清液用80%丙酮定容至20mL。2.测定光密度:取上述色素提取液1mL,加80%丙酮4mL稀释和转入比色杯中,以80%丙酮为对照,分别测定663nm,645nm处的光密度值。3.按公式分别计算色素提取液中叶绿素a,b及叶绿素总浓度。再根据稀释倍数分别计算每克鲜重叶片中色素的含量。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