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道地药材 祁菊花》.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河北省医药行业协会发布

团体标准

T/HBYY0093—2025

河北省道地药材祁菊花

2025-06-17发布2025-06-17实施

河北省道地药材祁菊花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道地药材祁菊花的来源及形态、历史沿革、道地产区及生境特征、质量特征。

本文件适用于河北省道地药材祁菊花的生产、销售、鉴定及使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

3术语和定义

3.1

祁菊花Qijuhua

产于河北安国市周边地区的菊花。

4来源和形态

4.1来源

本品为菊科植物菊ChrysanthemummorifoliumRamat.的干燥头状花序。

4.2形态特征

菊花为多年生宿根草本,株高60~150cm,全株密被白色绒毛。茎直立,基部木质化,上部多分枝,枝略具棱。单叶互生,具叶柄,叶片卵形或窄长圆形,边缘有短刻锯齿,基部心形。头状花序顶生或腋生,总苞半球形,绿色;舌状花着生花序边缘,舌片白色、淡红色或淡紫色,无雄蕊;雌蕊1;管状花位于花序中央,两性,黄色,先端5裂;聚药雄蕊5;雌蕊1,子房下位。瘦果柱状,无冠毛,一般不发育。花期10~11月,果期11~12月。

5历史沿革

5.1品种沿革

菊花品种丰富,历代本草文献对于其记载也十分丰富。魏晋陶弘景在其《本草经集注》中记载菊花有两种不同形态的品种,其中一种根茎为紫色,气味甘,另一种菊花根茎为青色,且体积稍大。书中按照菊花形态的不同将其分为甘菊与野菊两种,分别用以食服与药用。宋代苏颂《本草图经》除对药食菊花进行形态描述外,还对河南南阳白菊与黄菊的形态进行了记载:“白菊,叶大似艾叶,茎青,根细,

花白,蕊黄;其黄菊,叶似茼蒿,花、蕊都黄。然今服饵家多用白者”。宋代寇宗奭在《本草衍义》中云:“近世有二十余种,惟单叶花小而黄,绿叶色深小而薄,应候而开者是也”,宋代范成大《范村菊谱》中共记载了三十六种菊花,分别为黄者十六种,白者十五菊花形态记种,杂色四种,实止三十五种,尚阙其一,疑传写有所脱佚也。分别对其形态花色进行了介绍。由此可见自宋代起菊花品种明显增多。

明代陈嘉谟在《本草蒙筌》中认为菊花根据颜色分类有多个品种,其中应该以黄色、体积较小者为佳。同时还存有根茎为青色气味较苦的野菊,以及在家园中种植的根茎为紫色气味较甘的甘菊,不仅说明了菊花形态花色多样,而且提出了花小色黄之品为优。明代李时珍认为不同品种的菊花根茎、花、叶颜色均不同。各品种菊花形态也具有多样性。认为甘菊生长于山野间,其形态多细小,破碎,品质不高,其叶可食用。而白菊的体积虽比甘菊稍大,甘味却不极。明代李中立在《本草原始》中对甘菊具体形态进行了更为细节的介绍:“然菊之种类频多,有紫茎而气香,叶厚至柔嫩可食者,其花微小,味甚甘,此为真。故古方云甘菊花,即此也。其茎青而大,叶细气烈似蒿艾,花小味苦者,名苦薏,非真也”。清代赵学敏《本草纲目拾遗》中也对各产地菊花的形态进行了详尽了介绍。清代吴其濬《植物名实图考》中对于野山菊的花叶、茎、梢等形态进行了介绍。经对多部本草古籍中对于菊花的记载进行搜集,可见,菊花在南北朝时期就按照形态分为甘菊与野菊,奠定了之后菊花的分类基础。自宋代起,关于菊花各品种的形态描述逐渐增多。明清为药用菊花发展最为繁盛的时期,也是形成菊花道地性的关键时期,对于菊花各品种的形态描述有着诸多丰富的记载。经考究,历代本草记载都与《中国植物志》中菊科草本植物菊ChrysanthemummorifoliumRamat的形态描述相同。菊花作为广布种,在我国多地广泛分布,且今人皆可栽植之。

综上所述,古人所论之菊花与今之菊科草本植物菊ChrysanthemummorifoliumRamat原植物特征一致,说明古今药用菊花当为同一基原。

5.2产地沿革

菊花原产于我国,有三千多年的栽培历史。

《神农本草经》认为其“生川泽及田野”,在多地均有广泛的分布。

南朝盛弘之《荆州记》言:“郦县有菊水……此菊甘美,后广收此菊实,种之京师,处处传植。”可以看出,宋以前我国药用菊花应是取之于野生品。

宋代唐慎微在《证类本草》中指出菊花“南阳郦县最多,今近道处处有,取种之便得。”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言:“甘菊始生于山野,今则人皆载植之”。可见,在明代家家户户均可种植的称之为甘菊,长于山野之间的称之为野菊。且此时期药用菊花广为栽培。

清代《百草镜》中记载:

文档评论(0)

小小的小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资料来源网络,仅供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私信】删除!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313124133000044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