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第
第PAGE1页共NUMPAGES20页
统编版(2024)七年级下册历史期末复习大题常考知识点提纲
(一)主题式论述题
常见主题句
交流互动--对外交往有利于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
科技驱动--科学技术的进步推动了社会的发展/文化瑰宝--中华优秀文化反映了人民智慧和创造力
伟人推动--杰出历史人物推动社会发展(有人物才可以使用)
民族关系--民族交融促进了社会的发展\民族交融促进国家的发展与进步
创新推动--制度创新有利于国家治理与发展
国家统一国家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主题一:交流互动--对外交往有利于中外经济文化交流
论述:郑和下西洋(明成祖时期):1405—1433年,郑和率船队七次下西洋,最远抵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船队携带丝绸、瓷器等物品,与亚非各国开展贸易,宣扬明朝国威。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比哥伦布远航早半个多世纪,加强了中国与亚非国家的经济文化交流,展现了明朝的强盛的国力和开放姿态。
唐朝时期,玄奘西行前往天竺取经,研习佛法,在那烂陀寺研习佛法,同时携带大量佛经回国。根据他的口述,由弟子记录成书的《大唐西域记》,记载了游历过的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山川风貌和社会习俗,是研究中外交流史的珍贵文献,为唐朝与天竺的文化交流做出重大贡献。
唐朝高僧鉴真历经艰辛,六次东渡日本传授佛经,前五次因辛劳过度而双目失明,但鉴真矢志不渝,继续第六次东渡,最终抵达日本。他在日本传授佛法,主持修建唐招提寺,还将中国的医药、建筑、书法等技术传入日本。鉴真东渡促进了中日文化交融,日本的佛教制度、建筑风格(如平城京)深受唐朝影响。
元朝时期马可·波罗来华:13世纪,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来到中国元朝,其口述的《马可·波罗游记》详细描述了元朝的繁荣景象,包括先进的农业、繁华的商业、发达的交通等,使欧洲人对东方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促进了东西方的文化交流。
结论:综上所述,对外交往可以互通有无,促进中外经济文化交流。我们要加强与世界各国的交流互鉴,积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主题二:科技文化--科学技术的进步推动了社会的发展/或者(文化瑰宝--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论述:为加强南北交通、巩固统治,隋炀帝下令开凿以洛阳为中心,北抵涿郡、南至余杭的大运河。大运河贯通五大水系,全长2700多千米,成为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它的开通促进了南北经济交流,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对后世漕运和经济格局影响深远。
唐三彩骑驼乐舞俑出土于陕西西安,唐三彩骑驼乐舞俑饱含着浓郁异域情调,以黄绿蓝等颜色为装饰的低温多彩釉陶,俗称“唐三彩”,造型以马,骆驼,人的形象最为生动传神,它反映了盛唐时期中外经济文化交流与各民族文化的大融合,也体现高超的手工艺术价值。
唐都长安城规模宏伟,规划井然有序,突显政治中心。城中有东、西两市,是主要的商业区,是当时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交往中心,是国际大都市,是研究唐朝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重要实物史料。长安的建筑布局和城市规划独具特色,在世界城市建筑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四大发明:造纸术的发明,为人类提供了经济、便利的书写材料,是人类文字载体的革命;印刷术的出现,加快了文化的传播,改变了欧洲只有上等人才能读书的状况;指南针发明及应用于航海,促进了中国航海事业的发展,为欧洲航海家进行发现美洲和环球航行提供了重要条件,促进了世界贸易的发展;火药武器的使用,改变了作战方式,帮助欧洲资产阶级摧毁了封建堡垒,加速了欧洲的历史进程。?????
司马光是北宋史学家、政治家,他主持编写的《资治通鉴》,是一部编年体的通史巨著,记述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00多年的历史,对研究我国古代历史具有重要价值
明朝李时珍历时27年编写《本草纲目》,全书收录药物1892种,附图1109幅,系统总结了中国古代药物学成就。该书被誉为“东方药物巨典”,不仅在中国医药学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还被翻译成多种文字,成为世界医学的重要文献,体现了中国古代科技的实用性与系统性。
明朝宋应星编著的《天工开物》史一部科技类名著,对我国古代的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进行了全面的总结,记述了中国在当时世界上具有先进水平的科学技术,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明朝徐光启编著《农政全书》全面总结了我国古代农业生产的先进经验、技术革新和作者关于农学的创新研究成果,是一部重要的农业科学巨著。
明朝建立后,为了防御北方蒙古族南扰,先后多次修筑长城,形成了东起鸭绿江边,西至嘉峪关明长城,具有了完整军事防御体系,为了解古代中原王朝与北方游牧民族的互动历史提供了直观见证。作为中华民族精神的物质象征,明长城蕴含着“众志成城”的文化内涵,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与创造力
明朝北京城,是在元大都的基础之上建立起来的,平面呈凸字形,有一条北起钟鼓楼,南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广场维修工程的施工方案(3篇).docx VIP
- 工学一体化课程《小型网络管理与维护》任务1单元3教学单元活动方案.docx VIP
- 《教父(1972)》完整中英文对照剧本.pdf VIP
- 儿童小区玩耍安全教育.pptx
- 第29讲 糖类 油脂 蛋白质 高分子材料 学案(含答案)2026届高三化学一轮总复习.doc VIP
- 全国各地生物中考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试题.pdf VIP
- 2007年公路勘测规范.pdf VIP
- 幼儿园课程故事:昆虫探秘之旅.pptx VIP
- 《机械安全+安全防护的实施准则GBT+30574-2021》详细解读.pptx
- 第28讲 烃的衍生物 学案(含答案)2026届高三化学一轮总复习.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