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ICS65.020
CCSB16
DB5305
保 山 市 地 方 标 准
DB5305/T220—2025
稻曲病测报及防控技术规范
2025-06-15发布 2025-09-16实施
保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5305/T220—2025
DB5305/T220—2025
1
1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保山市农业农村局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保山市土壤肥料与植保植检站、保山市种子管理站、隆阳区土壤肥料和植保植检站、腾冲市农业环境监测与植保工作站、龙陵县种子植保土肥工作站、隆阳区蒲缥镇综合保障和技术服务中心。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赵国安、陈星建、谢显彪、孟继枝、朱富仙、杨丽萍、李言春、赛祯赵、许薇、张紫薇、许金波、岳芹湘、杨高、杨钏杰、李正艳、施立科、丁春华、寸朝文。
DB5305/T220—2025
DB5305/T220—2025
DB5305/T220—2025
DB5305/T220—2025
按NY/T3625的规定执行。
1
1
2
2
稻曲病测报及防控技术规范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稻曲病测报技术的术语和定义、病情级别指标、病情调查、预测依据、测报资料收集和汇总及防控技术。
本文件适用于稻曲病测报及防控。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8321农药合理使用准则(所有部分)
NY/T3625稻曲病抗性鉴定技术规程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稻曲病
由半知菌稻绿核菌侵染引起的水稻穗期的穗部真菌性病害,主要在水稻孕穗中后期感染颖花、颖壳、谷粒,在灌浆乳熟期出现症状(出现稻曲球),又名伪黑穗病、绿黑穗病、谷花病、青粉病。稻曲病的症状、危害特点和发病规律见本文件附录A。
稻曲球
稻曲病菌侵染水稻谷粒后膨大形成的球状物,保山当地俗称谷王、谷花、灰包、丰产果。
系统调查
采用定点、定时、定方法、定内容的连续调查。
大田普查
在较大范围内进行的不定点、不定期的大面积多点调查。
病情级别指标
病情调查
系统调查
监测点选定
选择连片面积大于2hm2的水稻种植区作为系统监测点。
监测调查时间
从水稻灌浆期至黄熟期,每7d调查一次。
调查方法
监测调查田块面积不少于667m2,且不施用杀菌剂;
按平行跳跃法5点取样并定点;
移栽稻每样点调查10丛;直播稻每样点调查0.5m2;
轻发年份原定点的稻丛不能明显反映病情趋势时,应从定点处对外扩大到100丛稻或5m2进行调查。
调查及计算内容
调查并记录调查的总穗数、病穗数及各穗病情分级。
调查数据记入本文件附录B的表B.1,并计算病穗率和病情指数。
大田普查
调查时间
在水稻黄熟期普查1次。
调查方法
调查连片面积大于2hm2的水稻种植区;
每片种植区随机调查3块田;
每块田按平行跳跃法5点取样调查;
移栽稻每样点调查10丛,直播稻每样点调查0.5m2;
每次大田普查田块数量不少于5片15块田。
调查及计算内容
同5.1.4。
预测依据
菌源基数
稻曲病病菌主要以落入土内的菌核或附着在种子上的厚垣孢子越冬。田间土壤或种子带菌量大,则有利于稻曲病发生流行。
DB5305/T220—2025
DB5305/T220—2025
DB5305/T220—2025
DB5305/T220—2025
PAGE
PAGE3
PAGE
PAGE4
气候条件
稻曲病病菌在24℃~32℃发育良好,最适温度26℃~28℃;
气温高于32℃或低于12℃,菌丝不能正常生长、发育;
稻曲病能否流行主要取决于水稻破口前20d至始穗期间的气候条件,作为预测的关键因子,若该段时期内遇适温26℃~28℃、多雨、寡照,有利稻曲病发生流行。
品种类型
品种间抗病性有差异;着粒密度大的品种较敏感,反之则较抗病。
栽培条件
偏施氮肥、长期深灌、田间群体过大等因素均有利稻曲病发生流行。
测报资料收集和汇总
当地水稻主要品种及其种植面积,主栽品种生育期、对稻曲病抗性和栽培管理等资料;
当地水稻幼穗分化始期至蜡熟期气象因子;
稻曲病发生预测模式报表(见本文件附录B的表B.2)于水稻孕穗初期汇总1次。
防控技术
防控原则
预防为主,综合防治。以农业防治为基础,选用抗病品种,实行健身栽培,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DB44T 324-2025 脆肉鲩养殖技术规范.docx
- DB44T 369-2025 淡水白鲳养殖技术规范.docx
- DB44T 377-2025 月鳢养殖技术规范.docx
- DB44T 2653-2025 粤菜制作职业技能等级规范.docx
- DB44T 2654-2025 粤点制作职业技能等级规范.docx
- DB44T 2655-2025 鳜免疫操作技术规范.docx
- DB44T 2657-2025 超富集植物景天与豆科作物间作冬种修复镉污染农田技术规程.docx
- DB44T 2658-2025 下肢动脉硬化中西医结合健康管理指南.docx
- DB44T 2662-2025 高速公路勘测技术规范.docx
- DB44T 2663-2025 针灸技术操作规范 岭南火针疗法.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