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河北省盐山中学高三下学期三模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2024届河北省盐山中学高三下学期三模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级中学名校试题

PAGE

PAGE1

2024届河北省盐山中学高三下学期三模

历史试题

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石器时代,是考古界对早期人类历史划定分期的第一个时代,即从人类出现到青铜器出现,大约始于距今二三百万年,止于距今5000年至2000年左右。由此可知,考古界划定石器时代的主要依据是

A.氏族公社取代原始人群 B.贫富分化是否已经出现

C.生产工具及其制作水平 D.古人类所处的地域环境

【答案】C

【解析】据材料“石器时代,是考古界对早期人类历史划定分期的第一个时代,即从人类出现到青铜器出现,……”可知,石器时代的分界线上的依据是青铜器的出现,即生产工具及其制作水平,C正确;氏族公社属于原始社会,A说法错误;材料与贫富分化无关,B错误;古人类所处的地域环境不是“划定石器时代”的依据,D错误。

2.在中国古代某一时期,在上层社会,旧氏族在国内激烈的兼并斗争中不断消失;在民间,主要是众多家长制家族的解体;姓氏制度也发生了质的变化,姓的“别婚姻”作用越来越小,氏无区别贵贱的功能。与以上现象属于同一时代的是()

A.分封秩序依然能够有效维持

B.人群结构更多地按地区划分组织

C.只有皇族仍然具有世袭特权

D.实行中央集权制度已经成为共识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当时兼并战争激烈,旧氏族不断消失,姓氏的作用发生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可推知当时处于春秋战国时期,宗法制度瓦解,人群结构更多地按地区划分组织,B项正确;当时分封制逐渐瓦解,排除A项;秦朝以后,只有贵族具有世袭权力,排除C项;材料没有体现实行中央集权制度已经成为共识,排除D项。故选B项。

3.在中国历史的“常态”发展中,经常会出现“变态”。如果说秦汉代表的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常态”,那魏晋南北朝则代表的是“变态”,在变态中仍能看到进化的迹象。以下选项中不属于魏晋南北朝时期“进化迹象”的是

A.汉族与内迁民族逐步交融 B.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

C.科技在诸多领域取得新成果 D.北民南迁带动江南经济开发

【答案】B

【解析】材料体现中国历史发展的特征,秦汉是常态,那么魏晋南北朝是变态,这说明常态指的是统一时期,变态是指分裂时期,那么魏晋时期“进化迹象”是指在分裂中蕴含着统一,所以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是常态,不是变态时期的“进化现象”,B项符合题意;汉族与内迁民族逐步交融,民族融合会促进国家的统一,排除A项;科技在诸多领域取得新成果,科技的发展说明统治阶级的重视以及各民族的文化交流的发展,蕴含着统一的因素,排除C项;北民南迁带动江南经济开发,说明南北交融,促进国家统一,排除D项。故选B项。

4.1258年蒙古南侵,南宋财政亏空加大,政府滥发纸币导致通胀恶化。为解决以上问题贾似道推行公田法(低价购买民间尤其官员手中超限的部分土地),结果激起民怨,加剧恶性通胀循环。1262年面对拜占庭帝国的军事进攻,为解决财政压力,威尼斯授权政府发行国债(以税收作为定期利息),被称为13世纪最伟大的金融创新。对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A.战争催生了金融创新 B.反映农耕文明和商业文明的差异

C.政府垄断破坏金融秩序 D.金融稳定是政权巩固重要因素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南宋……推行公田法(低价购买民间尤其官员手中超限的部分土地)”“威尼斯授权政府发行国债“以税收作为定期利息”可知,南宋和威尼斯为了解决财政问题分别采取了推行“公田法”和发行“国债”的方法,这反映了农耕文明和商业文明的差异,B项正确;南宋滥发纸币导致通胀恶化,推行公田法激起民怨加剧恶性通胀循环,不是金融创新,排除A项;威尼斯授权政府发行国债是金融创新稳定了金融秩序,排除C项;材料不能体现金融稳定是政权巩固的重要因素,排除D项。故选B项。

5.黄宗羲提出用学术指导政治,建立具有议政功能的学校,用学校监督王权和各级地方政权,使“天子亦遂不敢自为非是,而公其非是于学校”。他提出这一主张旨在

A.从制度层面限制君权 B.宣扬代议制民主思想

C.表达对君主制的不满 D.促进民众思想的解放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黄宗羲提出用学术指导政治,建立具有议政功能的学校,用学校监督王权和各级地方政权”可知,黄宗羲特别重视学校的作用,把学校的功能定位为指导政治、引导舆论的场所,提出“公其非是于学校”的政治主张,实际上是“以学术指导政治”的启蒙思想,是黄宗羲限制君权的一项措施,A项正确;材料描述的是“学术指导政治”的思想,没有体现代议制信息,也没有表现出对君主不满信息,排除B项和C项;黄宗羲提出用学术指导政治,客观上有利于促进思想解放,这是影响,而不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牧童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