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湖北省鄂东南省级示范高中教育教学改革联盟学校高三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卷(解析版).docx

2024届湖北省鄂东南省级示范高中教育教学改革联盟学校高三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卷(解析版).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级中学名校试题

PAGE

PAGE1

2024届湖北省鄂东南省级示范高中教育教学改革联盟学校高三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卷

考试时间:2024年4月18日上午10:30—11:45试卷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武王伐纣(名“受”)的誓词声讨其自作威福、拒斥众人意见:“独夫受,洪惟作威,乃汝世仇。”“肆予小子,诞以尔众士,殄歼乃仇。”而武王对于民众却放软身段,反复检讨自己的过失,将百姓犯错的原因归之于己,“百姓有过,在予一人”。这说明当时()

A.社会成员身份趋于平等 B.家国一体观念形成

C.早期国家王权遭到削弱 D.原始民主传统犹存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纣王被讨伐是因为其自作威福、拒斥众人意见,而武王却能反复检讨自己的过失,将百姓犯错的原因归之于己,说明原始民主传统犹存,D项正确;“社会成员身份趋于平等”说法不符合史实,也与材料无关,排除A项;材料说明当时原始民主传统犹存,与家国一体观念形成无关,排除B项;材料说明当时原始民主传统犹存,“早期国家王权遭到削弱”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C项。故选D项。

2.下图为1976年出土的东汉水塘稻田模型,该模型一分为二,一半为水塘,一半为稻田。水塘中有鱼、荷、菱角的泥塑,堤外稻田以埂分割成块,田中的稻苗排列整齐,显出一派丰收的景象。这反映汉代()

贵州东汉墓出土的水塘稻田模型

A.精耕细作农业走向成熟 B.北粟南稻格局已经形成

C.土地经营方式的多样化 D.小农生产模式普遍存在

【答案】C

【解析】据材料信息可知,从东汉水塘稻田模型来看,在土地的利用上有稻作农业,也有开辟水塘养鱼、种藕,反映了土地经营方式的多样化,C项正确;东汉时期精耕细作农业体系尚未成熟,排除A项;北粟南稻格局形成于1万年前,排除B项;材料中的模型出土于东汉的贵州地区,没有提及全国范围的农业模式,排除D项。故选C项。

3.下图为唐后期税收收入结构演化示意图。这一演变()

A.抑制了藩镇割据局面 B.反映了商品经济发展

C.调整优化了经济结构 D.促进了南北经济均衡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唐后期税收收入结构演化示意图”可知,唐朝后期,两税钱的收入占比在减少,但仍是占一半以上,青苗钱基本保持不变,榷酒钱和榷盐钱占比在逐步的增加,酒税和盐税的收入占比的增加从侧面反映了商品经济的发展,B项正确;“抑制了”一词说法过于绝对,排除A项;材料中描述的是收入占比,无法判定经济结构的变化,排除C项;材料没有涉及南北方经济对比,无法得出南北经济均衡的结论,排除D项。故选B项。

4.南北朝时期,观音以男儿身的形象高坐佛教殿堂,大丈夫面相,洋溢着阳刚之气。宋至明清,观音日益女性化,面容越发的亲切,彼时观音已不再是高高在上的神祗,而是充满了人间尘世的韵味。观音造像的变化()

A.体现了三教合流的趋势 B.迎合了市民阶层的需要

C.反映女性地位日益上升 D.受到了理学发展的影响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宋至明清,观音日益女性化,面容越发的亲切,彼时观音已不再是高高在上的神祗,而是充满了人间尘世的韵味。”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和市民阶层的壮大,人们对于宗教的需求从精神层面转向了更多的情感寄托和日常生活的慰藉。女性化的观音形象更加亲切、易于亲近,能够满足市民阶层对于心灵慰藉的需求,B项正确;“三教合流”体现了佛教,道教与儒家思想的结合,是思想发展特点,但是材料主要表现为佛教形象的发展,排除A项;宋至明清时期,女性地位下降,排除C项;材料主旨为“观音形象发展”,而“理学发展的影响”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

5.雍正皇帝在《大义觉迷录》中指出“本朝之为满洲,犹中国之有籍贯。舜为东夷之人,文王为西夷之人,曾何损于圣德?自我朝入主中土,君临天下,并蒙古极边诸部落俱归版图。何得尚有华夷中外之分论哉!”据此可知清代()

A.新的民族观念最终形成 B.解决了中原王朝边患问题

C.成为开放包容的大帝国 D.统一多民族国家逐渐巩固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可知,雍正为了论证清朝统治的正统性,提出了惟有德者可为天下君,宣称清朝政权是上天赋予的,不应该以“华夷之辨”来否定,其目的是巩固清朝政权合法地位,使得统一多民族国家逐渐巩固,D项正确;中国的民族观念最终形成在近现代的中国,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A项;清代的边患问题依然存在,没有解决中原王朝边患问题,排除B项;清朝不是开放包容的大帝国,排除C项。故选D项。

6.洋务运动时期,洋务派主张兴办工业以实现“自强”和“求富”。孙中山对此评价道:“我国家自欲行西法以来,惟农政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牧童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